自己裤腿上擦,闻言,嗯了声。
总觉得还是不放心,董志兆迈出两步又折了回来,“你别乱跑,人太多了。还有,别人找你说话,你也别搭理。”
江珮点头,她以前怎么就没看出董志兆是个这么啰嗦的
董志兆走后,江珮就留在自行车的地方等着,所幸有过往的人也只是看看她,上前和她说话的倒没有。
有些人就是特别瞩目,董志兆也算,他长得高大英俊,身姿挺拔,所以人群里很容易发现。江珮就看见他朝这边走来。
“给你。”董志兆伸手去江珮面前。
眼前是方方正正的东西,用一根木棍穿着,尽管包了一层纸,可是有微微的气冒着。江珮接了过来,手指戳了下,凉凉的,“冰棍”
“天热,给你买的。”董志兆说着,又从兜里掏出一样东西,“给你买了一根纱巾,以后在坡上或上山就围着,那样树枝什么的就滑不到你的脸了。”
纱巾是娇嫩的水红色,轻而薄,不像头巾厚重,江珮很喜欢。
“真甜,谢谢你。”江珮接过来,装进自己兜里,咬了一口冰棍,冰冰凉凉的,这个地方的甜食真好吃。
董志兆似乎看出来了,江珮喜欢吃甜,每次吃到甜食,那两颗小梨涡都带着甜蜜。
往回走的时候,董志兆又去粮油店拿粮油票换了豆油,小米。
车把上挂不了那么多东西,只能让后座上的江珮提着一些,可是这样她就不能抓车座了,一只手的话总是抓不稳。
“你扶着我的腰。”董志兆也看出坐在后面的江珮,似乎不怎么稳当,“不然车子一颠,你就掉下去了。”
江珮照做,果然稳当不少,只是这样亲密,实在有些不好意思。心里觉得自己多想,人家董志兆对待弟妹不是都这样吗
回去北山村的时候,已经过了中午,钟表刚好敲了一下。
两人进屋,把东西放在大方桌上。董志兆试了试锅盖,还是热的,里面应该留了饭给他和江珮。
“回来了。”董母从东间走出来,“你们大爹和五爹过来了,过去看看吧。”
还没来得及喝上一口水,董志兆和江珮便去了东间,对着屋里的长辈打招呼。
董大爹放下烟袋,然后在炕沿上磕了磕,燃尽的烟灰飘落到地上。“老大,你爹今天叫我们过来,是想商量下给你分家的事。”
分家董志兆看去自己爹,之前是说过,可是没想到这么快,这么突然。
“你爹的意思,以后你和你媳妇儿就去老屋住。”董大爹卷好烟袋包,放进上衣兜里。
去老屋江珮看去屋后的方向,那里能住人吗里面黑漆漆的,董志闻也说过,那里面简直就是耗子窝。
坐在板凳上的董五爹心疼侄子,想帮着说几句话,可是两个哥哥在这里,他也知道自己的话或许没什么用。
“这成了家就会分出去过。”董五爹开口,对炕里头自己那个固执的二哥道,“地里的庄稼也收的差不多了,我看就给他们分块地,让他们自己种个菜什么的。”
董卓是经历过旧社会的,所以多少还带着以前的想法,就是家里一切我说的算,听了董五爹的话,只道了声,“等着鸽子沟的那块地收了花生后,你们就种着吧。”
鸽子沟和北山村一样,是个二三十户人家的小自然村,在北山村西面一里多的地方。董卓口里的那块地也就是种花生麦子,种菜的话太旱,还离得远。
“二哥,种菜的地你给他们那么远”董五爹笑笑,“村口不是有一块吗也不大,给他们种着吧,靠着河有水浇地。”
“村口那块地我要种东西的。”董卓并不答应。
董志兆只是站在地上静静的听着,看来今天是一定会分家了。他余光看着站在自己身后的江珮,所以以后要带着她一起生活吗会生活多久分了家,是不是就说明,自己可以随时和她离婚,让她离开
董大爹咳了咳,中午应该是在这边喝过酒,嘴里带着酒气,“你爹会给你们二十斤黑面,十斤小米,等着玉米晒好了,也给你们分些;菜的话,先一起吃着地里的。”
江珮看着屋里的三个长辈,所以分家,就只给董志兆这么点东西平日里,他可为这个家出了不少力啊这家的老人是怎么想的是觉得分了家,这儿子就不要了吗
董五爹又道,“二哥,家里有两辆自行车,把那旧的分给志兆吧,他以后出去也好骑着。”
“那辆车子我也有用,小月她们上学出门要骑。”董卓不答应。
“老毕头分家,也给了大儿子一辆车子,咱家有条件,就给志兆吧。”董五爹商量着,心想自己这个二哥有时候上来是真糊涂,难道这个不是他的亲生儿子吗
董卓一听有些生气,认为老五是跟自己过不去,直接道,“人家富,我穷啊”
如此,董五爹也有些气,但是又不能明着和二哥杠,只转去看着一语不发的董志兆,“我看老屋的院墙好修了,等着我叫大伟过来帮着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