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6(3 / 4)

“我以前还以为向桂莲就是爱占点小便宜。谁知道她连这种丧尽天良的事情都干得出来”

“谁说不是了咱们上水村什么时候出过这种黑了心肝的。换人家孩子合着把自己孩子送去贵人家里吃香喝辣,还虐待贵人的亲儿子。她怎么就做得出来不怕遭天谴吗”

“她要是怕遭天谴,哪还敢这么干她是算准了老天爷忙,没工夫搭理她呢”

“谁说的你们忘了,当初她冤枉三子害死周二江,发誓的那天还被天降横祸了吗可见老天爷还是看着的。之所以现在不收拾,怕是天下恶人太多,还没腾出手来。等腾出手来,有她好看。古话说得好,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且等着吧”

“咦,向桂莲呢”

大伙儿说得起劲,谁也没注意,这会儿回过神来才发现,向桂莲和他儿子竟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悄悄溜走了。

正主不在,好戏自然也就没得看了。但这不妨碍大家讨论的热情,就连回家的路上,都还一堆边走边说着呢

这厢,周大海找到沈煦,“三子,你你真要跟周家彻底了断”

“是。不过,大伯,我叫了你二十多年的大伯,往后你若是不嫌弃,我还叫你大伯。我虽然已经不是周家人,但是你对我的恩情,我始终记得。”

只说自己对他的恩,是半点不愿意提向桂莲了。

周大海神色十分复杂,半晌后,问道“这件事你不是今天才得知的吧”

“对”

“什么时候”

“分家之前”

对此,沈煦并没有要隐瞒的意思。原身当然是不知道的。但他知道。而他穿过来,确实是在分家前。

周大海恍然“怪不得”

怪不得那么急切分家;怪不得宁肯舍了工作也要签切结条款;怪不得这几个月对周家的态度跟之前二十多年相比,宛如换了一个人;怪不得

怪不得呢

他看着沈煦,“那么前些日子我和你说,那边如今粮食不足,日子苦,想要你看顾些,你对我说得话”

沈煦点头,“我是故意的。大伯,这些年,向桂莲和那几个兄弟是怎么对我的,你看得清清楚楚。在知道真相后,我没办法再像以前那样对待他们,更加做不来以德报怨的事。”

以德报怨

周大海张着嘴,脸色发苦,“到底做了二十多年的母子和兄弟,真的有必要这样吗你难道就不念半点情分”

他弟弟周二江可就这么一个能耐儿子,如今没了,更是和家里结了仇,这往后那边的日子可怎么过呦

沈煦竟是笑了出来,“大伯,你是当大队长的,比村里其他人有见识,懂得多。恶意换孩子,跟诱拐也没啥区别了。甚至真要论起来,抱走别人家孩子,让自己孩子顶替去过好日子比诱拐更恶劣些。如果我当真不顾念半点情分,你以为我今天叫来的只是全村人,而不是公安局”

周大海怔愣,猛地想起,这向桂莲这么做,可是犯法的啊

沈煦走了,留下周大海一个人站在原地出神。

其实周大海的心理他是能够理解的,彼此立场不同而已。毕竟对于他这个外人而言,那边才是他的血脉至亲,才是他心疼的弟弟周二江的血脉。他总是要为他们着想,替他们考虑的。

理解归理解,这种做法,依旧让沈煦很不高兴。不过也只是不高兴,他并没有多说什么,也不会多做什么。毕竟周大海救过原身的命是事实。何况周大海也并没有对他怎么样。

当然,所谓念着情分没找公安局的话,是胡说的。

情分去他妈的情分不存在的

把向桂莲送去公安局治罪,沈煦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一旦告发向桂莲换孩子,公安局的人必定会问明前因后果。自然也会晓得他是贵人的孩子。更会知道这个贵人夫家姓沈,在京城当官,家里有位将军。

这几点要素,于上水村的人而言,或许并不能知道具体是谁家。可公安局就未必查不出了。毕竟姓沈的将军,不说就沈家一个,也不至于多到烂大街。尤其阳山县虽然算不上富裕县,政府里头却也还有几个从上面派下来的干部。比如县长,书记。

他们知不知道沈家听没听说过沈家

即便不知道,没听说。在得知这么一件事后,难保不存着去京城打听一番的心思,若是打听到,告诉沈家,帮沈家找回亲人,就可抱沈家大腿,平步青云。

而这是沈煦目前是无法认亲的。因为时间不对。

按书中的发展,如今是七四年十二月。他祖父沈国平已经去世。

政客总有政敌,更别说在现下这个年代,特殊运动时期,这是清除异己的好机会。

他的父亲沈赫,由于名门的出身,以及留洋的背景被人抓住小辫子,打上“资本”的标签,被上头清算。更甚至他当年在伪政府工作的经历,本是功劳,如今也被有心人拿出来做文章。恨不得给他戴一顶“汉奸”“卖国”的帽子。

至此,他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