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点石成金的秘密(八)(3 / 4)

清军,悲痛之余,也不打算撤退了,直接将大炮对准了租界。义和团的士兵们也赶过来,和清军联手,杀向了租界。

当时的直隶总督裕禄心一横,不顾朝廷摇摆的态度,站在了宣战的这一边。他将清军的兵器分发给了义和团的士兵们。

“当此国难之际,我大清子民当一致对外,奋勇杀敌,抵御外侮”

他们在天津城死守。

一开始两边实力相当,两边都伤亡惨重,且明显联军的火器更猛。

八国联军使用了一种叫做“列低毒炮”的武器,炸开后,绿烟弥漫开来,城内的清军和义和团士兵们开始觉得胸闷、窒息。

史料记载 “弹子飞来无活命,得闻气息也丧生。”这成为了压垮天津守军的最后一根稻草。天津沦陷后,八国联军烧杀抢掠,天津河水染成赤红。

这个列低毒炮不知道是用什么制成。但一战时,德国化学家哈珀,对,就是那个研究出了氮肥的哈珀,折腾出了弹。

攻打天津时的列低毒

炮是英国人制的,现在他们的士兵却也遭到了弹的侵袭。德军在战场上释放了一种黄绿色的烟气。

他们全副武装,甚至还戴了防毒面罩。

但英法联军却毫无准备,最后,他们的士兵在这些黄绿色的烟雾中活活窒息而死。

但德国杀敌一千也自损几百,死于的也不少。

哈珀从此遭受到了良心的谴责。更戏剧的是,在二战中,他所发明出来的弹被纳粹用在了灭绝自己所在的族群之上。

所以,这种拥有震慑性的武器横空出世,才显得更加重要。

天下的士人们唾骂道 “背信弃义,小人之举”

当看到最后的时候,血气方刚的学子们甚至冷笑两声 “天理昭昭,报应不爽。”

他们当然知道大部分人是无辜的,但是看到华夏的后辈们被人以小人手段屠杀的时候,情绪激动之余也顾不上其他。

平时会砍下敌军的脑袋拿来筑京观的将领们也都极为不齿 “没骨气的小贼,阴损手段,必遭反噬。

即使用火药,即使火药力量悬殊,但那也是堂堂正正的打。使用毒气这一招,却是让人十分鄙视看不起。

该禁,禁得好

唐朝。

孙思邈长长的吁出一口气。

他知道很多方士、炼丹师都被召集去了火器营,研究火药,据说已经有所成绩。不过他不喜战争,并不怎么关注这方面。

但此时却也能够明白这种东西的必要性。

如果没有,那可能毒气弹的事情又要再一次在国土上上演。后世女子这“震慑性”三个字还真没说错。

他的徒弟小声的问 “可,若是火药落在穷兵黩武的暴君之手,却又如何”岂不是会到处掀起战争孙思邈是修道之人,拂了拂袖子,淡然道 “天道轮回,自然会有其他人来治他。”

扯远了,继续来说氯。

看过了之后,你们会联想到它居然和厨房里的食盐有关系吗不会。而钠,看上去也和食盐关系不大。

一颗小小的金属钠投放在水中。

它立刻就像是一颗小跳豆一样在水中疯狂的转动跳跃

,并且发出滋滋的声响。

看上去极为活泼。

可偏偏就是氯和钠这两个东西,就能折腾出安全无害,而且可以给人体补充多种元素物质的食盐出来

路小柒放了一段在实验室中用氯和钠制取食盐的片段。洁白细腻的食盐最后真的出现了。

当然了,咱们日常吃的盐大部分都是来自于海水晒盐,可不是从实验室里这样产出来的那得建多大的实验室才能满足全国人民的需求啊得亏死

在沿海地区的晒盐场里。

如果用无人机在上空俯瞰,就能看到一块又一块的方块型晒盐田拼在一起。盐田里堆积着白色的晶体,有多有少。

镜头拉近的时候,可以看到那就是一堆堆、一波波的雪花细盐。

氯还具有强大的杀菌能力,因此在生活中、在医学界也被广泛使用。84消毒液、漂里面都含有。

84消毒液被倒入马桶内;

有人洗衣服的时候喜欢加一点漂白剂;穿着白色防护服的医生和防疫人员拿着喷枪在医院各种消毒,喷枪中喷出细腻的气体。

天幕下。

“他们刚刚的那些是盐吧”

好多盐啊,而且都是细白的精盐百姓们忽然有些激动。

这么多盐,最起码能让一家人吃几百年

难怪,他们放盐的时候一点都不在意。不像他们,一点粗盐也要计较着,省着用。

朝廷相关的人员,还有集中在扬州、成都等地的大盐商们更激动。

仙画刚刚说的是不是海水晒盐有一盐商急切的拉过身边管事的衣襟,然后又松开,开始在室内不停的踱步。

管事也激动的点点头 对,她说的就是海水晒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