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唯一推崇的战术家就是诸葛亮,唐玄宗立武庙,诸葛亮也是被供奉的十哲之一。
当时蜀汉同曹魏的兵力一比五,家底也不咋地,再这样的情况下,诸葛亮出关征战照样能够打成五五开,已经够厉害了
高高的城墙上。
羽扇纶巾的诸葛亮正在悠然的抚着古琴。
城外几里地,曹魏的十五万大军已经陈兵城下,但此刻却都停在那儿不敢上前,脸上惊疑不定。将军,打还是不打
司马懿凝神道 诸葛亮敢这样悠然自得的抚琴,其中必定有诈,小心中了他的埋伏。撤兵魏军如潮水般撤走。
司马懿的儿子偷偷问他 父亲,咱们十五万兵马在手,即使有诈也能把城给攻下,父亲为何要撤兵
司马懿看他一眼,意味深长的道 “兔死狗烹,诸葛亮一死,我的死期
也就到了。”
假如没有发生那场地震,汉水没有改道,那三国鼎立的格局不一定就能结束得那么轻易。可惜,历史没有假如。
三国。
曹操对身边的谋士道 诸葛孔明的确是天纵奇才,可惜啊,可惜我却偏偏要与他为敌。如果他能够归顺自己,那自己将会是如虎添翼。
但,也正是因为诸葛孔明对刘备忠心耿耿,才更让曹操高看一眼。
不行,越想越觉得惋惜,越想越觉得心痛。
至于仙画中出现的另一位,司马懿,早就被曹操拖下去斩首了。司马家族也四分五裂,大不如前。
蜀汉。
诸葛亮痛心不已。
自从主公死后,他就尽力想要继承他的遗愿,一统天下。但是蜀汉的底子实在是不如曹魏和东吴。
人口不足,一场夷陵之战更是让蜀汉元气大伤。失去了荆州之后更是失去了门户。
汉水改道他当然知道。
也知道这里面的困难。但是能不北伐吗
不北伐的话就只能乖乖站在原地引颈就戮。诸葛亮心思翻滚,一时之间竟不知该如何为继。
其他朝代的帝王和将领们在脑中模拟诸葛亮的困境,也都轻轻的摇了摇头。难呐要扭转战局,太难了
至于黄河,大大小小26次改道,大的六次,每一次都在历史上掀起了阵阵腥风血雨。黄河的改道非常的彻底。
在地图上看来,改道前后所经过的流域简直就不是同一条河。忽而东,忽而西,忽而南,忽而北。
就连古今入海口之间的距离也都隔了几百公里。
可以说,黄河是母亲河,但是在古代也是一条灾难之河。
凶猛的黄色洪水冲垮了堤坝。
所到之处,变成了一片泽国。
百姓们拖家带口往高处转移,但更多的是被洪水卷入水底。
所有人都眼含热泪的看着自己被淹没的家园。
甚至有好几座存在时间超过千年的古城,直接沉入到了河底,永为鼋電yuán tuo之窟。
魏晋南北朝。
郦道元只觉得自己的手心发冷。
他当然知道历史上的黄河改道,但却不知后续居然还改过那么多次。每一次改道,都是生灵涂炭。
从战国的时候开始就修建堤坝,但似乎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郦道元喃喃道 上天的伟力,难道人真的无法更改而在各朝代相关的水部和工部。所有的水利官员们都显得激动万分。
“快记下来”
“画下来了没有”
这张改道的图,完全可以帮助他们手上正在开展的治黄工作。潘季驯就是其中一位。
他刚接到的任务就是治河,此时他就正好在奔腾不息的黄河边考察露宿,身边是黄河水,天上还是黄河水。
这给了他无尽的压迫感。
到底这河该怎么治
仙画能提出来,是否后世已经有了可以治理甚至是管束黄河的方法
那它为什么老要这样改来改去安安稳稳的走一条道不好吗
这就要从黄河的地理位置说起了。黄河的源头咱们都知道,在青藏高原,那可是冰川水,整个上游都非常的清澈。
三江源,黄河如同清澈的小溪,在高原湿地上奔走。
后来,它越来越宽广,颜色也变成了深邃的碧绿,在峡谷之中回旋。美丽纯净,就好像最漂亮的翡翠。
可是,在中游的时候,它经过了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的的土质很疏松,泥沙极容易被带走,于是黄河的水肉眼可见的变得浑浊起来。
黄河中89的泥沙都是从黄土高原而来。
黄土高原的地貌举世罕见。
一条条沟壑如同被上天的神斧劈开,地貌破碎,壮丽苍茫,荒凉至极。一阵风吹过,漫天黄土,飞沙走石。
暴雨来临,将最上层的黄土不断地冲刷到河中。
原本碧绿的黄河在流出黄土高原之后,已经变得浑浊不已,真正成为了一条黄色的河流。
大量的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