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崇古派们更坐不住了,索性起身走人,免得待会儿更受到嘲讽。汉朝。
汉武帝刘彻不屑的道 “此人就是个蠢货,哗众取宠”
他倒不是因为这位张寿王诋毁自己的太初历,而是因为世人皆知,汉朝开国后承袭的是秦朝的颛
顼历。他身为太史令,本应该很清楚才对。
尸位素餐,或者是背后有什么缘由。
有人挑事
党派之争
心黑的刘彻心中一下子闪过了好几个猜测。
不过,好在自己看准的太初历还不错,挺过了质疑,他露出满意的笑容。但很快,他就发现自己高兴得太早了
那么太初历到底准不准呢
这还真的很难说。
当时,制定历法是司马迁牵头,但是还有两个不得不说的人物,那就是邓平和落下闳。再加上其他从民间征召而来的天文学家和算数家,总共二十几个人,却搞出了十八套方案,可想而知当初这个团队里的混乱。
简直是一出大戏。
估计就是大家都自己单干,嘿,谁都不服谁。十几位在民间颇有盛名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来到了长安。有从巴郡来的,有从长乐郡来的,有从酒泉郡来的。风尘仆仆,跋涉千里,只为了制定最新的,最精准的历法。
他们出类拔萃,在各自的领域里都十分优秀,倒是因此多了一些孤傲之气,都认为自己是最好的。
这里面呢,落下闳和邓平走在了一起。落下闳善于计算,因此负责里面算术的工作。
我们刚刚说,一个朔望日平均是295306天,在古代算法里面的表达就是29日499940。邓平觉得这种表述实在是太繁琐了,于是就提议改为29又4381。
看上去的确是简洁了不少。但问题是,这个数值并不是根据天体计算而来而是根据音律而来
音律
悠扬的乐声响起,穿着曲裾深衣的舞者翩翩起舞,像是在与天地沟通。举手投足之间满是玄妙与神秘。
这是祭祀之乐、祭祀之舞,被认为是和上天沟通的最好途径。
一支汉代的竹管出现在了天幕上,它的长度为九寸,它也被称为“黄钟之管”。
这种乐器长九寸,九九八十一,这也就是古书尤其是易经里面说的“黄钟自乘”。邓平就取了这个八十一来作为分母,认为“律”是和上天沟通的方式,那么,用这个数值制定出来的历法更有神性。
一个常见的卡通小人冒了
出来,表情满是困惑,头上也冒出了一行问号。
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