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能够一下子就抓住核心
“看来那欧洲的确是如胡商们所说,虽然每个国家各自为政,但是又联系紧密,来往频繁,甚至是互相联姻。”长孙无忌道。
所以,列文虎克身为一个荷兰人可以写信给英国皇家学会。英国皇家学会也可以堂而皇之的派人去荷兰检验他的真伪。而教会,则是凌驾于国家之上的。
自从之前仙画提到欧洲后,李世民就派人找来了活跃在西市的胡商们,向他们了解如今欧洲各国的情况。他们这才知道,欧洲各国分分合合的那些趣事。
贞观君臣们听得津津有味。
如今官方派遣的使者正整装待发,准备往西域、大食甚至是大食更西边的国家出发了。
列文虎克制造显微镜的技术非常高超,一直没人能够超越他。但是,出于商业的考量,列文虎克对自己的工艺秘密守口如瓶。即使是胡克找了一位皇家学会的会士去荷兰,他也没有说出来。胡克对此颇有一些怨言。
胡克对友人抱怨道 “现
在微观研究的领域已经全部落在了一个人的肩膀上”
这是技术垄断
友人问 他还是拒绝透露如何制作高倍显微镜的
“当然。甚至是连皇帝陛下去他那儿观看的时候,他都只拿出中倍显微镜来他难道想将这个秘密带入到棺材里面去吗
或许他觉得如果透露了这个秘密,科学界就会无视他的贡献。
在他死之前,列文虎克还惦记着把自己发明出来的所有高倍显微镜都给毁了,只留下了零星几个。就u主有点不太懂他的考量,如果说是为了商业利益,但人都要死了倒也不必如此。可能还是为了名吧,希望自己成为观察微生物的第一人。
他这一手也直接让微生物学停滞了最起码一百五十年。
有识之士们都长叹一声。
没想到西方同样也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工匠们在心中暗自想象,如果是自己,会不会也像和列文虎克一样隐藏起自己的秘密。想了半天之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会
“但我死的时候不会把它们都毁去。”有人道, “把这个秘密留给子孙后代不好吗”
有人笑道 咱们这儿可不行,陛下和贵人们一声令下,不管是什么秘密也得要交出去。
那人一愣,苦笑 还真是
皇帝们也觉得好笑。
朱元璋嗤笑一声 “他们的皇帝也太没用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想要知道这个秘密,他还敢不给
朱楠嘀咕 这皇帝也得顾着点脸面,哪有看到自己的子民有点好东西就伸手去抢的。而且这也不是什么大产业。
朱棣在旁边轻咳了一声。
声音虽小,却被朱元璋给听到了,顿时给了他一个爆栗。
不孝子给老子闭嘴
朱元璋抚了抚自己的胸,又瞪了朱楠一眼。本来还想让这不孝子留在皇城帮自己干点活儿,现在他怕自己留他在身边会短命
后来
的科学家们用了很多先进的方法,比如x射线和中子层析来扫描他剩余的几台显微镜,结果,他们发现了一个让人惊讶的事实,那就是列文虎克所采用的的镜片其实和胡克在显微图谱中提出来的方法是一样的。
只是列文虎克的技术可能更好,或者是在某项工艺上有着开拓性的进展,所以才成功的获得了高倍数。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说的就是这么回事。
如果胡克在世,知道了这个消息,不知道会作何感受。
列文虎克的显微镜已经成为了文物,不能拆开,只能用科技手段来扫描内部。在中子束的扫描下,它内部的构造被揭示了出来。
它的镜片就像是一个不规则的圆形玻璃球,如同扁豆一般,而在末端带了个小柄。不管从哪个角度开始扫描,都是玻璃球的形状。
这真的是和之前胡克做出来的那些玻璃球差不多有人惊呼。
大家都抓耳挠腮 这列文虎克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为什么同样的方法,胡克就做不出来有人小小声道 “这胡克要是知道了,估计真的要被气到跳脚。”
而一些掌握了秘技的工匠们微微一笑,深藏功与名。
工艺这东西就是这样,一点点的小改进就能做到和别人不一样。有的时候甚至只是手感上的稍微一点点不同。
只有各朝将作监的人在叹气,这还真要从烧玻璃开始做起了啊
啊,对,不好意思,我差点忘了我们是在讲细胞。天幕中响起了情景剧里的笑声。天幕前有人也会心一笑。有人茫然看看四周好笑吗那我是不是也要跟着笑不笑的话会不会显得不合群
胡克第一次发现并命名了细胞,虎克第一次观察到了活体细胞,而在虎克死了一百多年之后,终于有人发明了消色差显微镜。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用消色差显微镜做研究,最终提出了细胞学说。
施莱登的头像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