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将刚刚割下来的底座再次放到莲蓬下,又形成了一个从外表上看完整的莲蓬。
制作好的莲蓬放到蒸笼中蒸熟,熟透后取出来,放在大盘子上,再在莲蓬外表涂上一层蜜。
这道莲房鱼包,有莲蓬有鱼还不够,还得有水。
古菜不仅讲究味道,还讲究一个意境。
孙宝宝在闺女小的时候就发现,和她这种“俗”菜也喜欢,“雅”菜也喜欢的爱好相比,她闺女好像更喜欢那种外表看着十分高雅的菜。
比方说现在的莲房鱼包,还有先前做过的蟹酿橙以及金玉羹。
这几样菜都是古菜,而且食材的组合十分奇妙,制作方法更是令人意想不到,做出来后,颜值也高。
便如这道莲房鱼包,孙宝宝将大小莲蓬错落有致的摆放在盘子上,旁边放几片洗干净的荷花瓣,最后再倒入“水”,瞬间美得像幅画。
这水可不太简单,得将莲子,菱角,菊花捣碎,放入水中煮个渔父三鲜。
煮好的汤微微呈现奶白色,外表看着很是清淡。
等晾至温热时,把这渔父三鲜倒入盘子中,这就好似成了湖中的水。
“我做的好看吧”
孙宝宝看着闺女那做毁了的莲房鱼包,嘴角忍不住上扬。
孙清宁都快气得流眼泪了,“我明明跟着你步骤做的,一步都没差,怎么会这样呢”
“你在将鱼肉搅拌上劲的程序上出了问题,要不你再做几次。这道菜很简单的,你再多做几次,很快就能做出我这样的。”
小孙老板信了老妈这胡说八道的鬼话,还真就一个人待在小厨房中做了起来。
只是做了一天,三天,一周甚至半个月,都没有做出老妈做的那个模样。
可时间花都花了,如果不将它做出来,那自己之前的时间,岂不是白花了吗
老妈是这样劝导自己的。
她听了后思考一会儿,觉得这种说法也对
于是快要放弃的孙清宁,再次撸起袖子,每天放学后都第一时间跑入小厨房。
花费一个多月的时间,终于将莲房鱼包做的有了点老妈当初做的模样。
可她还没来得及高兴呢,秋天便到了。
该吃蟹酿橙了。
俗话说的好,招不在新,有用就行。
同样的法子,孙宝宝对着同样的人又使了一次。
比起莲房鱼包,蟹酿橙的制作更为艰难。
怎么样将蟹肉与橙香融合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怎么让它们形成一种独特的风味怎么把控调料的比例
这些都是需要经过反复实验才能做到的。
不仅如此,从这道菜衍生出来的,还有怎么去挑选橙子怎么去挑选螃蟹
将近三个月的时间中,孙宝宝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教导闺女做这道菜上。
孙清宁成长得远比她想象得更加出色。
她与自己当初不同,孙宝宝明确认识到自己能有这样的成绩,多少靠空间做了一点儿时间弊。
更别提她当年还有六个大外挂。
有时我们的小孙老板也十分不懂,为什么老妈这种性子,能做的到酿酒,制酱,炒茶等等样样精通
她的妈妈总会给她惊喜呃,有时算是惊吓。
当你觉得从她手上学走一份本事,兴致勃勃想要超过她之时,却发现人家还有其他的拿手本事。
孙清宁被她妈折磨的没脾气了,她自认为自己是个无比勤快之人,难道他妈当年还会比她更加勤快不成
可爸爸、二雄伯,涛子叔,秦惠姨都曾说过,她妈在二十岁出头之时是真的很咸鱼的。
但人家在那个时间,却又已经有了这些本事。
那是她从哪里学的呢
是怎么学的呢
难不成她妈还真是个天才
孙清宁想啊想,想不通,想了一辈子也想不通。
女承母业,跟随着母亲的步伐,她也光荣成为了一名御厨。
与母亲一样,她从清城山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了出去。
不同的是,她一路以来,更多的是顶着孙宝宝之女的这个光环。
所有人在见了她之后都会说一句想必日后肯定是青出于蓝胜于蓝。
因为人们的这句话,孙清宁不得不努力,丝毫不敢松懈。
她最爱面子了,也最喜欢别人夸奖她。
直到正式接手孙家饭店,正式登上国宴厨师长的位置,她才能轻轻松松了一口气。
孙清宁一生都热爱做菜,学的越深,她就越为自己以前的无知和浅薄感到羞愧。
人人都说她是当代大厨第一人,可她却觉得自己和母亲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