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是西伯侯呢
自从数年前, 朝歌将红薯推广至全国各地之后,整个殷商的粮食产量翻了不知道多少倍。
朝歌并不藏私,各地诸侯也都拿到了红薯的种子,以及由农事大臣精心观察试验之后, 得出来的适宜红薯种植的方法。
粮食生产力上去了, 百姓和奴隶们可以吃饱, 矛盾也少了许多。
更别提, 除了红薯,这些年,帝辛自己也发现了好几样可以用作食物的作物。虽然不比红薯那样直接缓解了粮食压力,但也十分实用。
各路诸侯都十分拥护帝辛, 并都希望这位年轻的帝王能够长寿, 并且将种地这一伟大的爱好保持下去, 发现更多神奇的农作物。
听到瑶池天女这样说, 玉帝“”
他陷入了沉默。
瑶池天女见状,连忙找了一个借口退下。
回到自己宫中, 瑶池天女长舒一口气,寻思着自己该找个什么理由推掉这个事情。
要她来看, 这次, 天庭的打算多半是要黄了。
殷商如今国力正盛, 帝辛又得民心。
非得这个时候推翻朝歌的统治,建立一个新王朝,并不是一个好主意。
瑶池天女并不知道为何陛下如此着急,她想了许久,给自己嗑了好多丹药,带着浑身满溢的灵气去拜见玉帝
“陛下,我近日偶有所感, 感觉自己修为快要突破了。”
瑶池天女从凌霄宝殿一出来,就麻利的找了个洞天福地,干脆利落闭了关。
她想好了,没个百年先不急着出来。
因为原故事剧情,西岐一直都是姜林的重点观察对象。
他自己不能出朝歌,宗遇和哪吒就成了他的耳目。
尤其是哪吒,武力值又高又听话,特别好用。
他经常会去西岐常住一段时日,偶尔半年,偶尔一年,深入西岐观测对方动向。
但是那边一切都很正常,完全不存在任何异动。
“西伯侯十分仁善,对朝歌也十分忠诚。”哪吒说道。
他还认识了西伯侯的几个公子“几位公子文武双全,都是正直的君子。”
时间一长,他甚至在那边交了好多个朋友。
眼见着原故事剧情里的时间线已经过了,但是该发生的事情一件都没有发生。
帝辛压根就没有独宠妲己。
故事里,妖妃弄出的那些炮烙酒池肉林更是压根没有。
用来种地禾宫倒是有一座,帝辛甚至规定,每年春季,王上要带着朝臣一同务农一日,以示重视农桑。
如此,陷害忠良的剧情自然也没有了。
朝野上下十分和谐。
天庭耐不住寂寞,还是暗搓搓搞了事。
没有西伯侯,南边出现了一个南阳侯,据说性情大变,穷兵黩武嚷嚷帝辛无道,要前来讨伐。
然而天下人非瞎子,那位南阳侯经历了许多之后最终还是来到了朝歌。
不过不是率兵打过来的,而是被麾下将领们直接绑了过来的。
天庭那边安排了许多有神通的异士,准备在战场上相助南阳侯,谁知压根就没打起来。
姜林得知消息的时候,差点没笑出声来。
这件事情以后,天庭似乎安分了下来,又或者是觉得此时时机不对。
毕竟人间帝王寿数也不过百年,既然帝辛的劫数已经过去,他们耐心等一等便是。
可选择等待时机,本身便是输了。
在帝辛的影响下,殷商相比信仰各路仙神,更愿意相信没什么架子还肯替百姓实现愿望的龙族。
因为此事,姜林特意和四海龙族说过,让他们不要吸收过多的信仰之力。
奈何龙族被压制太久,迫不及待想要恢复过往荣光,根本抗拒不了这份强大的吸引力。
姜林劝不了,只能无奈叹息一声。
他能改变一些东西,可并非万能。既然这是他们自己选的,他也不再管。
帝辛活了八十载。
在这个时代,毫无疑问是绝对是高寿了。
他当帝王的时间里,殷商生产力和经济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农业和商业都得到了充足的发展。
据说帝辛去世的时候,民间有不少百姓感念人皇恩德,自发替他守孝。
姜林这具身体的劫数也算是彻底结束,他身为龙脉,又在朝歌待了数十年,看着下一任帝王成为一位明君。
这个时候,殷商国力强盛,有无数贤臣良将。新的帝王即便只是个平庸之辈,也足以保殷商百年基业。
哪吒早些年就已经离开了朝歌,他成了一位逍遥的散仙,居住在名山福地之中。不过他生性正义好打抱不平,时常出来行走人间,惩奸除恶 ,在人间也留下了不少传说,还有受到恩惠的百姓替他立下庙宇。
姜林任务超额完成,挑了个时间,准备沉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