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第 137 章(1 / 3)

第一百三十七章

明泽宫, 中正殿。

高瑨坐在龙案后批阅奏折,略微闲下来就将周放唤进殿中问话。

周放穿着一身侍卫统领的禁宫软甲,进殿听命

“陛下。”

高瑨埋头龙案, 边批奏折边问

“谢郬到京城了没有”

周放猜到皇帝陛下唤他,十有八九就是问谢姑娘的事情, 回道

“半个月前, 谢姑娘在江南卖掉了马,坐上入京的客船, 三天前客船刚过徐州界, 水路行程慢,算算时间,到直隶港还要十多天。”

高瑨放下奏折,呼出一口气

“还要十多天啊。她上船的时候可带够了衣裳,船上的吃食估计不好吃,幸好她也不挑,总能混饱肚子。”

周放已经不是第一次听见陛下对谢姑娘的事情碎碎念, 不敢多言, 只默默听着,等高瑨说完,周放才继续回禀

“谢姑娘所乘的那艘客船上有大理寺的逃犯三人,大理寺少卿符延东在客船快到徐州界港口时动的手, 如今人犯已经被擒拿下了船,谢姑娘无碍。”

周放见识过谢郬的身手, 知道等闲之辈伤不了她, 但这些事情总要告诉陛下知晓。

高瑨随意点了点头,有个武力值高强的女人就是这点好,不用时时刻刻担心她的安全问题, 就是担心她糊弄自己,吃不好穿不暖,至于其他的她不找别人晦气就不错了。

“朕知道了,继续派人盯着,船泊岸的每个港口都别错过,她的心思一天一个样,得防着些。”高瑨吩咐道。

周放领命“是。那臣再多加一些人手到港口。”

高瑨觉得可以,让周放退下,周放有些犹豫,高瑨见状问道

“还有事”

周放确实还有点事犹豫着说还是不说,他起了个头

“是关于谢姑娘和谢家的事。”

“说。”

得了高瑨的意思,周放将近些天京城中所传的一些流言说了出来。

“自那日将军夫人与老夫人入宫为谢家二姑娘求了退婚书后,城中便开始流传谢家二姑娘巾帼不让,自请入宫救驾的故事,传了好些个版本,总之就是将谢姑娘做的一些事情,借着流言安到了谢二姑娘身上。”

“如今这些流言甚嚣尘上,谢二姑娘风头无两,眼看就要真的成为百姓们口中交口相传的救驾英雌,臣想着,若是此番流言不禁,等谢姑娘回到京城,也不知会作何想。”

这流言在京城传了好几天,不仅没有停止,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周放这才放到心上。

高瑨眉峰微蹙,这流言一听就是蔡氏的手笔。

她为了能让谢苒重新回自己的位置也是煞费苦心,编出谢苒自愿入宫救驾的鬼话,把谢家替换女儿入宫的事情推得一干二净。

她料定了高瑨不会再追究谢家换女入宫之事,因为一旦高瑨追究,谢家一个欺君之罪跑不了。

而不论是看在谢远臣还是谢郬面子上,高瑨都不会让谢家背上欺君的罪名,而只要高瑨不以欺君的罪名责罚谢家,那谢苒与人私奔逃婚的事情也势必要遮掩下去,因为谢家换女入宫之事不能说,而在这之前所有人都知道,入宫为贵妃的是谢家嫡女谢苒。

蔡氏利用这一点移花接木,顺势把谢郬在宫中的所作所为直接扣到了谢苒头上,不仅让谢苒摘掉了与人私奔的帽子,还给她塑造成了个救驾的形象。

在护犊子这件事上,蔡氏还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蔡氏写给谢郬的信,绝口不提这些,只是一味的对谢郬打感情牌,她与她说操持家务不易,老夫人年事已高不能受刺激,谢远臣为了这个家征战沙场,一身的伤痛

她说这么多,就是为了要谢郬在听到这些荒谬流言之后别闹起来,蔡氏把谢苒的名誉和谢家的名誉捆到一处,她想用这些道德上的东西封住谢郬的口,绑住谢郬的手,让她不得不隐忍,不得不牺牲。

人爱护自己的孩子没有错,但若她的爱护是建立在伤害别人,剥削别人的前提下,就多少有点可恶了。

周放等了好一会儿,高瑨都没有反应,不禁问

“陛下,这些流言需要处理吗”

高瑨想了想,将手里的奏折放到已批阅的那一叠,再从另一边拿了一本翻开,对周放回了句

“不必。”

这回答让周放很意外,他以为陛下会竭力阻止这中流言的发酵,正纳闷时,高瑨又道

“救驾这中事情,岂是她传两句就能变成真的你不必插手,等谢郬回京之后再说吧。”

“是。”周放领命告退。

将军府老夫人曹氏六十大寿,将军夫人费了大手笔,几乎动用京中所有人脉,将京城中有头有脸的人家一一请到,才造就了今日将军府中宾客云集的盛况。

将军府门前巷子两侧歇满了京城各府的车马,让原本很是宽阔的巷子变得有些拥挤。

谢郬在天香楼把肘子席吃完后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