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联名请愿(2 / 3)

学士也没有这般的名望,若皇上再加以肯定,岂不是将来能够左右士林”另一位周阁老道。

“名望跟年纪有什么关系,只要持身立正,品性高洁,为士林楷模有什么不可以贺惜朝三元及第,本就开了历史先河,令天下向往,不知有多少学生以他为榜样这次更是出淤泥而不染,令人钦佩,试问天底下能顶住孝道的压力不偏不倚之人能有几个反正本官是做不到,如此正直明理之人,有此名望再正常不过。”胡阁老义正言辞地说。

谢阁老听此,微微扬了扬唇“不用争了,不管承不承认,千字请愿书就这里,他已经得到了士林拥护,这份折子,还当尽快呈给皇上。”

是啊,谢阁老这么一说,众人都不再争论。

读书人热血冲动,可却正义凌然,眼里不揉一颗沙子,想要他们的请愿书,还有翰林院上下的联名,实在太难了。

若不是贺惜朝此举得了他们由衷的敬意和推崇,求着逼着他们签字都是不可能的。

大齐的希望都在替他发声,已经势不可挡。

天乾帝看到这封奏折和一个个力透纸背的签字,讶然不已,不禁问道“四位爱卿可有话说”

王阁老道“皇上,贺惜朝毕竟年幼,离及冠都还差许多年,过早得到太高的殊荣,老臣怕他骄傲自满,迷失本心。”

胡阁老说“皇上,老臣以为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跟年纪无关。想想那罪恶滔天的四十八人,哪一个不是过了而立之年,可照样视法纪无误。贺惜朝能有此等高洁气节,正该加以鼓励,让天下读书人知晓此乃正道人人效仿,岂不是更好”

周阁老却忽然道“却不知道这请愿书是否真出自学子本心”

此言一出,几人纷纷看向他。

胡阁老惊讶地问“周阁老何出此言”

“想要收集这么多名字可不是这一天两天就能办到的,然而事情真相不过才知晓,不是令人生疑”王阁老道,“谢老,您有什么意见”

“执笔之人乃是翰林院杨素,宣来一问便知。”谢阁老淡淡地说。

说到这里,天乾帝点了点头道“宣杨素觐见。”

正说着,殿门外的小太监进来禀告“皇上,英王殿下求见。”

“这是听了风声”天乾帝一笑,挥手,“宣。”

萧弘还真的得了口信找来的,他行了一礼然后直言道“父皇,听说那些书生准备的东西已经呈上来了”

“英王殿下是知道此事”王阁老向萧弘拱了拱手,问道。

“当然知道。”萧弘坦言道,“惜朝被除名的第二天,他手下的那十二个书生就开始联名了。这速度是真慢,到现在才递上来,黄花菜都得凉,我都不指望他们。”

周阁老道“殿下如此直言,老臣都不知道该如何评价了,只是不知真相,就鼓动书生们为贺惜朝正名”他说到这里,顿了顿,叹息着说,“这未免与那些在大理寺待审的言官们没什么两样啊。”

天乾帝一听,扬了扬眉,不禁看向萧弘“弘儿,你怎么解释”

萧弘纳闷地说“奇了怪了,周大人这是故意的还是没想到呀这真相你们不知道,跟着惜朝从国公府回来的那些小厮奴仆哪个不是一清二楚跟你们解释还得拿出证据来,可这些书生,一同从江州回来的,对惜朝的品性非常了解。说来虽然惜朝没有收徒,这几个一直受他指点,也算有师徒情谊了,为自个儿含冤的老师求一个公道,这还要问个为什么闲得慌”

萧弘不客气地噼里啪啦一顿反驳,周阁老的脸色顿时便不太好看了。

他这人一般挺大度的,可碰上自个媳妇儿的事,那就得理不饶人“我说周大人,一把年纪了,别老是苛求别人,本王就不说上次你因为那啥被弹劾了,鼓动底下一帮子门生给你摇旗呐喊,事实证明啪啪打脸,疼不他们没对你这个隐瞒骗人的座师有意见”

周阁老的脸如今涨成了猪肝色。

萧弘眼睛一斜,看见了微微带笑的谢阁老,也不甚高兴地埋怨道“我说谢阁老,亏得我家惜朝那么尊敬你,老是劝我多跟您学学为人处世,如今明摆着有人刁难他,你也不为他说句话。”

“弘儿,少胡说八道,就你能。”天乾帝瞪了他一眼,可那眼神真是一点斥责的意思都没有,相反带着点笑意。

谢阁老抬手拱了拱“有殿下如此维护,何须老臣多费一言。”

萧弘勉强算接受了这个解释,然后看向天乾帝“父皇,那你这赏不赏呀”

“赏朕不是已经赏了吗”天乾帝意有所指地说,那门匾是当摆设的

“那也算啊”萧弘不太乐意了。

天乾帝顿时怒道“少得寸进尺,别以为朕不知道你俩鬼灵精早就打算好了。再问你一句,这千人请愿书,翰林院上下联名的事你有没有参与其中”

萧弘一挺胸,底气知足地说“禀报皇上,没有。”

“真没有”

“真没有。”

天乾帝最后深深地看了他一眼“若是查出来有的话,赏赐可得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