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桃桃在家,收到了一封寄给宋秩的信。
她没拆信,但能从信封上印着的黑色粗体字里猜出这就是一封调令。
唐丽人也高兴坏了。
她把信封拿里手里抚摩了一阵子,笑嘻嘻地对桃桃说道“妈这就给你办喜事儿啊”
然后又自顾自话,“得把梨梨叫回来让她沾沾桃桃的喜气哎,我的桃桃满二十岁了,结婚也是正正好的事儿杏杏才十八,也还早只有我的梨梨,今年都已经二十四了,什么时候才能遇上合适的人哟”
顿了一顿,又担忧地说道“她越是在那繁华地方呆,眼界就越高,越是不容易看对眼啊”
桃桃,“慌啥,下个月咱就进城了,到时候三姐不就在你眼皮子底下了妈你再帮她把把关呗”
唐丽人叹气,“我这几年帮她相看得少了哪一个是她喜欢的”
杏杏风风火火跑了进来,“四姐,你到底想好了没”
桃桃,“想好什么”
“你穿什么衣裳出嫁呀”杏杏恨铁不成钢的说道。
桃桃“啊”了一声,回过神来。
说起嫁衣,桃桃的第一反应,就是想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就像她在玄夜古洲那样。
可是,放在这个时代里,穿那样的衣裳是会被人说成封建余孽的。
现在人们都朴素的很。
哪怕是结婚,讲究一点儿的,会去城里的照相馆拍一张结婚照,通常是三样式的一是男女双方都穿绿军装、拿红本语录;一是男女双方穿西式婚纱、手捧塑料鲜花;一是男女双方穿自己的衣服拍照。
但一般的庄稼人是真心不讲究的。
女方就是穿件大红的衣裳,实在没有,七八成的白衬衣也可以,往头上戴朵红花,就成了。
桃桃是头一回嫁人
这个“头一回”就很有灵魂
她当然想让自己美美的。
所以嫁衣的样式确实成了个大问题。
桃桃想了半天,问唐丽人,“妈,我能穿民族服装当嫁衣吗”
唐丽人是苗族,以前老家在南方某省,住在高山上。实在活不下去了,老外公就挑着担子,两个箩筐里一边坐着一个儿子,身后背着一个,唐老娘肚里怀着唐丽人,一家人颠沛流离的下山讨生活,才知道哪儿哪儿都在打仗。
老外公不想被抓了壮丁,就一路东躲西藏的,期间唐老娘生下唐丽人,又怀上了小女儿唐玉人,一家子一路走到了吉祥村,这时仨儿子也慢慢大了,当地的老百姓挺和善的,唐家就留了下来。
现在桃桃问,能不能穿苗族服装当嫁衣
唐丽人,“当然可以了”
不过,吉祥村和如意村都是汉人村落,这一时半会儿的,上哪儿去找苗族的衣裳
唐丽人细细思索,“你们老外婆应该还收着两件她年轻时候的衣裳,再就是你大表嫂我们唐家在这边儿站稳了脚跟以后,老家那边也有人过来投靠我们,你大表嫂就是我们老家那边的人,就算她没有苗族的衣裳了,但她小时候肯定也穿过”
“那我这就托人捎话给她,让她来咱家小住几天,帮着你一起裁衣裳,好不好”唐丽人问道。
桃桃拼命点头。
第二天一大早的,大表嫂就挎着个小包袱,喜气洋洋地过来了。
“都听说桃桃要办喜事儿了,家里头的爷们儿娘们儿催得我哟,恨不得昨晚上就让我过来桃桃你猜一猜,这里头都有些什么好东西”
大表嫂还拍了拍她的小包袱。
桃桃猜是衣服,但是假装猜不出,直摇头,“是什么呀”
大表嫂笑眯眯地将小包袱摊放在桌上,打开了包袱皮。
里头确实入着两三件苗族女式边扣服装,以及一个包起来的小手绢儿。
大表嫂小心翼翼地打开小手绢,露出一包银光灿灿的各种首饰。
看起来,都是簪子。
有喜鹊登枝、有四时花卉、还有五蝠临门什么的。
银首饰有了年头,泛黄发黑了。
大表嫂解释道“这里头有咱老奶奶出门时候娘家给的嫁妆、也有老太太给她的几样东西,后来咱家老爷爷在城里做工攒下了两个银元,也溶掉了给老奶奶打成了这些首饰总之啊,知道桃桃想穿老家的衣裳出嫁,老奶奶高兴得不得了,说要把这些传家宝给了桃桃”
唐丽人连忙说道“那怎么行桃桃是外孙女儿,那边可都是唐家的正经儿媳妇和孙女儿怎么也轮不到桃桃继承再说了,你也别以为我们白家就没东西让桃桃带走了瞅瞅,这家里她看上了谁,直接带走”
杏杏连忙举手报名,“四姐带我走”
唐丽人给了她一下子,“你做梦后面排队去我先排第一”
杏杏撅起了嘴儿。
大表嫂被逗得哈哈大笑。
桃桃也莞尔。
“大表嫂,这些都是好东西,我先谢谢外婆啦不过,等我用完了我就还回去,把这喜气留着,以后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