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大笔稿费45(3 / 10)

,看看这份报纸。”

宋禾先把报纸递给他。

李队长带上眼镜,接过报纸注意看。

几秒后他好像愣住,紧接着托托眼镜,抬头看了宋禾一眼,又立马低头认真看报纸。

“咋啦”张秀娟好奇问。

李队长好半天才不可思议道“小禾上报纸了。”

张秀娟奇怪“这话说的,小禾不是常上报纸吗”

原先村里人还会念叨这件事情,可随着小禾写的文章三两个月上一回报纸,村中人是彻底麻木了。

李队长晕乎乎地摇摇头“不是,是单独采访她的报纸”

说完,他似乎反应了过来,惊喜地看着宋禾,说出两句让宋禾大跌眼镜的话

“小禾,要不要办酒席,我给你办几桌”

宋禾“”

“不不不不,队长爷爷这还是算了”

她赶紧拒绝,万万没想到李队长是这个反应。办酒席庆祝上报纸真的好羞耻,这会儿听了她脚趾都抠地。

哪知堂屋门口突然大声传来“要办姑给你办姑掏钱给你办比那考上大学的,办的还要风光。”

只见宋宁玉满脸通红的走进来,眉眼中都是浓浓喜意。

她坐在宋禾旁边,抓紧宋禾的手兴奋道“荷花,咱老宋家指定是祖坟冒青烟了。咱们家没有一个会读书的人,你爹当年读了三年级可就读不下去,你爷拿着鞭子抽他都不乐意去读

可你呢,你上报纸啦,你靠读书赚大钱啦你替咱们老宋家争脸,你替咱们宋家扬眉吐气即使宋家庄祖坟那里没人去扫墓,咱家祖先在地下也比其他人风光”

说着说着,宋宁玉竟然流下两行热泪

“呜呜,你爹有你这闺女,你爹也不白活一场。”

她是个很传统的人,父母兄嫂不知道葬在哪里、娘家没人扫墓这两件事在她心中憋了很久。

如今荷花有了出息,是其他人都难赶上的出息,自然比年节时烧的那几张纸重要。

宋禾有些不知所措,“姑你别哭,那啥,酒席还是别办了。”

这真的能让她尴尬的晕过去。

宋禾突然来了急智“要不这样吧,我知道你一直惦记着祖坟的事,那我就拿出一笔钱来,捐给咱们村不是有个词叫行善积德吗,我觉得这就挺好的。”

还不等宋宁玉反应,宋禾立刻对着李队长道“队长爷爷,我写的课本被县里拿去印刷,给了六百八十二的稿费,我决定拿出五百来捐给队里唔”

宋禾嘴巴被人捂住。

宋宁玉大惊失色,也不顾在公爹面前的形象了,她露出个勉强的笑容“爹,宋禾还是个小孩家,她说的话您别当真。”

说着宋禾死命冲摇摇头“别说气话,咱把钱收好,以后干啥都行,就是在县城买套小房子都行啊小禾。”

宋禾哭笑不得“姑我没说气话,我是真这么想的。”

她知道跟姑姑讲一般的道理讲不通,只能按照她的思维来劝说。

宋禾突然脸色有些哀伤“姑,你知道吗,爷奶爹娘在去世时连个棺材墓碑都没有,我甚至都忘了爷奶和爹下葬的位置大娃和小妹慢慢长大了,他们恐怕都不晓得爹娘的名字,忘了爹娘的模样。所以,拿出一笔钱,不拘是修路还是修桥,到时候把爷奶爹娘的名字刻在上面,这样”

说着,宋禾狠狠心掐一下腿肉,痛苦的泪水立刻冒了出来。

哽咽着道“这样也是对爷奶爹娘好”

宋宁玉当即沉默。

好半天后,她肩膀突然一抖,捂着脸直哭。

站在一旁的张秀娟脸上露出些不合时宜的疑惑。

一时之间琢磨不太清大儿媳这是为爹娘哭的,还是为那五百块钱哭的。

等小禾和李队长商量了好一会儿,李队长终于点头表示接下这笔钱,以后用来修路时,宋宁玉哭得更大声了。

好吧,张秀娟心中估摸着,大儿媳还是为那五百块哭得更多些。第44章 小孩个性 又是一年农忙季。

“叮铃叮铃”宋禾骑着自行车从乡间小路上行驶而过。

田野中正在忙活的村民们直起腰来

“小禾, 考试完了”

“考得咋样,成绩啥时候出来”

宋禾笑笑,大声道“谢谢叔婶, 考完了, 成绩应该下个月才出来”

她自行车前边的铁筐上还放着一个麻袋, 刚有人好奇想问宋禾又买些什么带回来时, 宋禾蹬着自行车快速溜走, 丝毫不给其他人询问的机会。

“好漂亮的车”有人赞叹。

“可不, 凤凰牌的, 那车身上还刻着凤凰也不晓得小禾是从哪里搞到的自行车票,我家啥时候才能买一辆”

“估计是公社或者县城里拿的,前段时间县里不是把小禾请去做啥培训了吗,我估计小禾肯定拿到不少钱。”

“也是奇怪, 公社和县里总是找小禾, 怎么就不给人家安排一个职位,也好安安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