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6 章 唐宋元明清(一)(4 / 6)

子,“老五你来说。”

还得是老五,朱橚款款道来“释兵权的举动早于壬辰宴会,宋朝未废禁军成为三衙统领时,分为殿前司和侍卫亲军司,殿前司的殿前都点检,即与宋祖黄袍加身前同一职位的是慕容延钊,早在建隆二年闰三月,慕容延钊罢为山南西道节度使。而侍卫亲军都指挥使韩令坤也同时被罢为成德节度使。”

朱樉挤眉弄眼地笑了“两个最高官职的将领已经交出兵权,那宋祖说我们喝杯酒,给你们指条明路,剩下的将领都见到长官的下场了,除了顺着还能怎么办造咳咳咳”

可能是肆无忌惮惯了,差点儿在老爹面前顺嘴说出“造反吗”的朱樉揉着肋骨,眼含泪花,不禁感谢给予他疼痛的四弟。

朱棣表示不谢。

其实他心里想揍二哥很久了。

“侍卫都指挥使、归德节度使石守信降为了天平节度使,就是石敬瑭看不上的那个地方,其实算不上多差劲,而皇帝也实现了承诺,石守信次子尚了公主,娶的是赵匡胤次女延庆公主。”

“再比如,殿前都指挥使王审琦做忠正军节度使,做地方官在位八年为政宽减,向中央表达了他的忠诚。有次他幕僚说下头有个县令罢免小吏竟然没有向节度使报告,这不把您放在眼里啊要治他的罪王审琦却说,许多地方都维持着五代时期诸侯强横的不良风气,令天子任命的县令没法行使县令的职权,现在大宋都建国了,大人,时代变了,咱别管那么宽,要为咱部下有这么一个敬职敬责的好县令感到欣慰才是。”

小酒叹服“这人通透啊”

白白“当时这事情传出去,许多人叹服,王审琦很明显就是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腹心,皇帝实现了承诺,他回以高度配合。王审琦不但长子尚昭庆公主,他的五世孙还有荣宠娶了宋英宗的女儿徐国公主,都多少年后了,老赵家还对王审琦子孙优待,没辜负王审琦在地方上极力配合中央集权的努力,老赵家能处啊”

“其他几位将领也与皇家有结亲,就不赘述了,宋太祖对他们的后代安排得恰恰当当的如果你孩子不成器,我能保证他有官做,如果他愿意读书,也能考科举,如果想躺平,也可以做个富贵闲人。”

“有个笑谈,比较夸张形容赵匡胤是如何补偿的开国名将曹彬被夺了兵权,闷闷不乐回家,发现家里没有站脚的地方,因为被赵匡胤给的钱塞满了院子”

小酒笑“在掉脑袋和有钱之间,那我选择钱。”

白白“老刘、老朱真的可以学习一下老赵的思路,如何实现双赢,皇帝与宿将之间也

可以是正和博弈,共患难、同富贵,自此,赵匡胤的措施一直被后来的皇帝实施下去,非常有利于统治集团的内部团结,解决了各个靠武力支撑建立的王朝普遍存在的问题。各朝代对于立下汗马功劳的勋贵,一直处于两个极端,明太祖朱元璋就是杀杀杀,宋太祖不但温和,也更显得有政治智慧。”

大唐,过去式的白月光李世民也幽幽感叹“仙人是真的很喜欢这个皇帝的样子”

明朝的朱元璋也酸“搞计谋的心都脏,腹黑心狠会装相。我哪里就爱杀人了”

儿子们“”

儿子们不敢说话,老子有话要说“那宋朝,一个能打的都没有,被辽国欺负了几百年,哪比得上我大明看我不一年北伐就把燕云十六州拿下”

于是朱樉也嘀咕“仙人真是心偏到没边了”

朱棣跟上父亲的思路,认同“书面上和谐宁静,因为已经一轮血腥残酷了,在无人敢言,北宋有书太祖实录,只字不提其光辉智慧,仙人所言故事我也通读,出自续资治通鉴长篇,为南宋李焘所作,历经多年,恐怕皆为后人误读。开国初,宋祖势弱,若杀尽武将,何人能与其卖命,当然安抚为主。”

朱元璋冷哼,将心比心“我不信君臣抱头痛哭的所有感人故事,想释兵权,还不是五代给他打下的好基础,让他不用担心将领出任节度使拥兵自重的问题”

“这人能多年精心布局渗透,等待国君幼小的时机一举篡位,以他的心智计谋,想解除兵权也布局漫长,怎么可能就莽莽然一顿酒宴就顺利点醒武将”

他甚至采信了一些阴谋论“他老东家柴荣的突然暴毙,也说不准是不是动了手脚天道好轮回吧,也不怪他被他弟弟弄得突然暴毙了,呵。”

朱元璋幸灾乐祸“让他削了这么多个禁军,结果漏了个禁军统领殿前都虞候赵光义还在他身边。”

太子朱标看亲爹上头,也无奈“父亲,烛影斧声不是正史,仙人都说了是野史。传言说司马光是隐晦透露,至少书面上强调不是太宗做的。”

“野史就野史,你看正史,也未必多正,标儿,你就是太善良了,不愿相信人心阴暗,会吃亏的。”老父亲操碎了心。

朱标眉眼柔和,他顺着老父亲,历数“宋祖还未登基前,后周殿前都指挥使李重进被他调防至青州,李重进拒绝调动,面对宋祖夺位,于是后周大将李筠联合北汉起兵光复后周,兵败身死,因此战事结果,宋祖得以有理由对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