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 章 隋唐五代传(十一)(2 / 3)

杨坚侧耳倾听天音“咱们广神攒兵就干,主打的就是一个莽,在军事上实乃奇才,一波一波送人头,不忘初心,知错不改,至死不渝,堪比赌桌上红了眼的赌徒。”

“有人说,但凡杨广胸无大志,每天喝酒玩乐,隋炀帝也不至于成为失天下速通标杆。十三年里,广神身体力行地示范了,如何将一个鼎盛王朝玩脱,以至于贞观时期,但凡大臣拿广神举例,唐太宗就非常听劝。”

“虚假的镜子魏征。真实的镜子广神。”

“哎呦,谁踢我”杨广屁股上被踹了一脚,猝不及防差点飞出去。

他震惊回头,哦,是老爹,那没事了。

“广神呵。”杨坚的语气冷飕飕的。

仙人这语气他听懂了。衰神吧

照这样说还不如窝囊守城、耽于享乐的老大呢

儿子都是债啊

如果说两个大号都废了可以练小号

老三杨俊额,这个已经废了,沉迷佛道,能在战场上干出按兵不动,停兵不战,不愿伤及生命的离谱事情,给他个机会,转并州总管二十四州诸军事,结果有密报称其违犯制度,放高利贷,鱼肉百姓,难当大任。

老五倒是嘴甜,是个好孩子,就是军事能力有些欠缺

身为皇子,惜命一点,情有可原,对五儿子有滤镜的杨坚在心里描补。

老四哦,对还有个小透明老四,竟然明知故犯违抗军令,一个眼界狭隘的家伙。

嗯,杨坚的区别对待,显而易见。

白白“若说广神惨烈的战绩,是因为清洗了朝堂,无将可用,我认为不尽然,那可是隋唐英雄辈出的时期,就说二凤,若广神能用,二凤也可是卫霍。”

“可是皇帝的疑心病或许是不治之症,恨不得将军机大权完全掌握手中,未能慧眼识英才。举个栗子,助他夺嫡的杨素达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成就后,意识到自己升无可升,最忌讳位高权重,功高盖主,只能拼命自污以自保,圈地受贿,结果杨素老迈生病,隋炀帝天天派御医去探望,表面功夫到位,实际上每日一问杨素到底什么时候能死啊”

“重要的是杨素也知道自家被忌惮,不知道他卧病在床,有没有后悔过帮助杨广登上太子之位。”

杨坚嗤笑一声,看向这个曾经信任的大臣“哟,这就是你扶持的晋王。”

杨素一抖,现学现卖,张口就来“陛下,您是知道我的,臣对您忠心耿耿啊”

杨坚冷哼“是衷于朕,还是晋王”

这么一说,他就想起了好几次巧合。

什么太子故意不接传召撂挑子,什么太子在自家府内埋怨陛下桩桩件件,都是杨素禀报的,他当时勃然大怒,对太子愈发不满。

有时候吧,这事情禁不住深究。

信任你时你就是人家的小甜甜,一旦生了疑心,杨坚看杨素的一举一动都不安好心

白白“种什么因得什么果,所以广神你也别怪人家礼部尚书杨玄感造反了,因为负责给隋朝远征军督运粮草的杨玄感是杨素嫡长子啊”

“这被帝王疑虑的滋味谁想再体验一遍正好大家都不满这个老大很久了,杨玄感说,我给大家打个样,揭竿而起,为民起义,反他丫的”

杨坚“”挺牛啊,你儿子还造反

白白“作为隋炀帝一朝造反第一人,杨玄感遭遇镇压,很遗憾地退出历史舞台,但自此,民怨沸腾难以止歇,隋朝起义频现,广神踏上速通灭国的通道。”

“这个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什么朋友们抄底不能急,不能抄第一个底,苟一苟,第二个才是真正的大底

正所谓,开皇大业二世亡,表兄起兵百年昌4”

小酒捧哏“妙啊,从百草园杀到三味书屋也要把你这句话出版,白老师当年退出文坛我是不同意的。”

白白笑了下“说回来,回到我们的表哥王朝。李肇撰写的唐国史补记载酒则有剑南之烧春。唐代的剑南春为皇族贡品,因产地绵竹在唐代属剑南道而闻名。”

“剑南春酒,气味芳香,入喉净爽,余韵悠长,深受大唐人喜爱,比如李白。”

“没错,又是李白,他来了他来了,他带着代言走来了相传李白为了品尝剑南春酒,竟解下皮袄当钱,留下士解金貂、解貂赎酒的佳话。”

“明明唐朝酿制产出酒都是有粮食原材料的酒醪,为何春酒却有入喉净爽的口感呢不得不提到大唐制酒秘籍第二要点过滤”

“在古老的周朝酿酒师傅用茅草来过滤酒,如图所示,这层层叠叠的茅草是不是像茅草屋檐,但是你看这个间具就知道过滤的不干净。比较好用的过滤材料是葛巾。也就是用葛草纤维编织出来的布料,多用于头巾,像是过滤豆浆的纱布,总比漏网细密吧过滤的酒也就更加澄澈,李白就干过头过滤酒的事情,当然啦,记得洗头。”

“比起浊酒,清酒在大唐也很有市场,别有一番口感。”

“而饮中八仙之一的乐圣李适之,就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