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我没忍住。”
大晚上,刚下班的吴医生正准备入睡,床头的手机接收到一条消息。
由于工作性质特殊,吴医生的手机常年保持24小时开机状态,以防半夜有哪位患者想不开,需要心理医生的关怀。对很多心理有问题的患者来说,半夜尤其容易发病。
他睡前刚接到一位患者的来电,患者在电话另一头诉说自己的感受“吴医生,我感觉孤独感涌上心头,自己被全世界抛弃”
挂断电话,另一位患者的消息来了
吴医生,晚上
好,睡了吗。
吴医生看到“解临”两个字,心说解临几乎很少半夜找他聊天,别是碰到了什么事儿,敬业回复没呢,怎么了
解临有件事情想请教一下您,洁癖是不是会比较抗拒一些事情比如接吻。
吴医生你又在看什么心理教科书吗那要看什么程度了,一般的洁癖应该是不会
解临像池青那样的。
吴医生“”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半夜被人拉起来探讨洁癖能不能接吻这个话题
池先生那样的不在一般洁癖的行列里,属于特殊洁癖,且维持时间较长,应该是不太能接受的。
解临又问像他这样的情况,有没有什么应对措施。
吴医生没有多问,将敬业进行到底如果是这样的情况,可以试着循序渐进,一点一点拉近距离,给对方一个适应的过程。
解临表示知道了
谢谢吴医生,时间不早了,您早点睡。
半晌,吴医生回复
不客气
由于上一场约会以密室案告终,在解临反复强调“上一次不算,正常约会不是这样的”之下,上一场约会不作数,得重约。
两人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命案体质真就是走哪儿哪儿死人。
在重新约会之前,对约会地点进行了一番探讨。
池青冷静陈述道“你第一次约我,在酒吧,第二天酒吧里那个叫杨真真的女孩就死了。”
“第二回约我,去看电影,刚从商场出来,就有人跳楼。”
“”
这些都是无法辩驳的事实。
解临“人少的地方也不安全,人多的地方更不行,待在家里约总行了吧。”
池青指指楼下。
楼下住户就是任琴,任琴在池青刚搬来没多久就差点遭遇不测。
池青说“在家里也不是没有危险。”
解临“”
池青说完话锋一转,毕竟再聊下去今天这场约会就无疾而终了“但还是比外面好,出事的概率应该会小一些。”
恋爱使人降智,解临划开手机屏幕想了个馊主意“我打个电话给任琴,问问她现在在哪儿,有没有人生安全。”
池青颔首“也可以。”
电话很快接通。
任琴正在甜品店上班,接起电话道“喂解哥”
解临听见对面有顾客点单的声音“你现在在上班”
“对啊,”任琴说,“我们周末不放假的,有什么事儿吗”
解临“没事儿,注意安全。”
任琴“”
注意安全四个词从解临和池青两个人里的任何一个人嘴里说出来,都无法让人不去在意。
任琴吸取上次的经验,这回小心翼翼地问“咱们楼里,又进杀人狂了”
“没有”
要怎么说他和池青只是想安安心心约个会
解临“咱们楼里挺安全的,你别担心,就是想说昨天晚上刚下过雨,回家路上小心一些。”
“噢,谢谢,我会注意的。”任琴回复。
解临心说约会谨慎成他们这样也是难得。
今天外头是转晴,气温回暖。
但是这一切和池青没什么关系,他家里窗帘紧闭,半点光都透不进。
两个人随便选了一部电影看,池青这不喜欢阳光的毛病在这种时候成了优点,房间里漆黑一片,像某种私人影院。
上回两个人也一起看过电影,但那个时候他俩还能勉强分出一点精力去看电影到底讲了些什么内容。
这回是一点也没看进去。
电视里像是在播放无声默片,画面镜头悄然流逝,连主演是谁都没看清楚。
两人各怀心思,解临在想要怎么循序渐进,池青在想昨天他那个下意识避开的反应。
昨天那个场面实在太过尴尬,以至于晚上睡前还在他脑内不断循环播放。
他到底为什么要避开
那种情况下,避开才显得奇怪吧。
池青越想越烦,有一种把事情搞砸的感觉。
他不断问自己,解临靠近他的时候,他反感吗答案显然是“不”。
除了条件反射以外,更多是被失衡的心跳带来的无所适从和难以招架。
电视屏幕里,电影画面转场时忽地一暗,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