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不仅草船借箭, 还火烧赤壁,三气周瑜,未来还有空城计和七星灯续命。这些都是虚构的内容。诸葛亮在小说中的形象被神化到了一种空前的程度。
很多谋士看向诸葛亮的眼神都不对了, 罗贯中到底有多喜欢他啊都把他描写成神乎其神的道士了。
诸葛亮有些无奈“在下真的不是术士,招不来东风, 点不了什么灯。”
什么草船借箭火烧赤壁, 给诸葛亮本人都弄沉默了。
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拜师学了法术
然而, 刘备为丞相感到高兴“这所谓的三国演义毕竟是话本,有点虚构情节怎么了我看写得好,要是罗贯中生在大汉, 可以给他个官当当。”
一个谋士见诸葛亮如此出风头, 有些不满,含沙射影地说“主公,罗贯中为何要如此歌颂诸葛亮难道诸葛亮未来会造反”
刘备闻言非常生气,他向来相信诸葛亮“胡说八道,谁都有可能造反,但他绝对不会。”
诸葛亮望着那个谋士, 冷着脸说“主公是在下的燕昭王和齐桓公, 在下绝对没有造反的意思。”
谋士冷笑道“这可说不定呢”
诸葛村夫一定会造反
紧接着, 便听天幕说其实诸葛亮不是从罗贯中写书才开始出名的。唐宋两朝的诗人也多有讴歌他的忠诚。
诸葛亮的社会地位为什么会这么高呢
因为诸葛亮擅长治国理政, 不负托孤重任, 让刘备的儿子稳坐皇位几十年。他给政坛再度带来了一段政治童话,让人感觉到原来周公这样的人并没有绝迹。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他让无数人相信了爱情, 啊不对,信任。
天幕此话一出,无数怀疑诸葛亮忠诚的人非常震惊, 心中羞愧。
未来主公死了,诸葛亮居然都不造反这也太忠诚了
刘备本来就很相信诸葛亮,听到天幕说的话,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断没有错。
他便看着刚刚质疑诸葛亮的人,面色肃然,下了逐客令“看来在下的小庙,容不了您这座大佛了”
谋士掩面羞愧而去。
诸葛亮心胸豁达,没有在意这点小插曲,谦虚地说“我承受不起罗贯中的喜爱啊”
在那谋士走后,关羽看热闹不嫌事大“孔明,你也不要局促,罗贯中也是喜欢你,才会这么写的。”
谁知紧接着,天幕又说其实罗贯中也给关羽虚构了很多情节,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斩颜良诛文丑。
其实真正斩华雄的是孙坚。斩颜良是真的,文丑的死因不可考。
关羽“”
他原本就有点红的脸,此刻更加红了,再也没办法夸罗贯中了,特别不好意思。
“这罗贯中真是瞎写,既然我没有做,怎么能瞎编呢如果后来有人看了正经的史书,得知这些事迹是假的,想必会认为我是那沽名钓誉的人。”
关羽瞬间就理解诸葛亮了。罗贯中把他们夸得太优秀,这也是一种烦恼啊
张飞却觉得他们太矫情,哈哈笑道“我觉得写得不错啊,不知道罗贯中怎么夸我”
结果紧接着,便听到天幕说在三国演义中,张飞身高八尺,豹头环眼,后来还有戏曲送了他一张黑脸,是个长相粗犷的汉子,标准的武将模样。
其实在史书中,没有描述他的长相。
张飞“”
张飞气得直跺脚“这罗贯中混蛋怎么对你们就是夸赞,就给我一张丑脸”
蜀汉阵营还算好的,毕竟罗贯中对蜀汉以夸为主。
其他阵营的人气得直跳脚。
孙权咬牙切齿,指着老天,仿佛想把声音传达给罗贯中“罗贯中,再给你说一遍,那是我爹温酒斩华雄,不是关羽”
他爹的棺材板都要按不住了
“又污蔑周瑜,又乱说我爹,不要叫三国演义了,叫刘备演义吧。”
他气得不行,却又无可奈何,毕竟天幕说了,罗贯中是元末明初的人,听着就感觉遥远。
他把辛弃疾和苏轼的诗词拿出来安慰自己,还是他俩好,知道夸东吴
西晋文人陈寿望着天幕,生气不已,把手里的竹简摔在地上“即使是话本,也不能胡说八道啊,戏说不是胡说,要遵循真实历史的”
“诸葛亮不是妖道,周瑜也不是小气鬼”
他打小就聪明,熟读史书,文章写得非常华丽。
年轻的时候在蜀汉当官,后来蜀汉被晋朝所灭,他又去西晋当官。
可以说,他是三国时代的亲历者。他见过无数英雄豪杰,脑子里存了无数故事。
时间流逝,英雄死去,故事会被人遗忘。
倘若有一本和史记汉书类似的史书,那么这些英雄就不会被人遗忘了。
自从冒出这个想法后,为英雄著书立传的念头就在心头盘旋不去。
如今看完那胡闹般的三国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