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之后的魏朝,嘿嘿一笑“要是能找到那魏朝的老祖先就好了。可惜天幕说得不多,恐怕找不到了。”
萧何好奇地问“要杀了他吗”
刘邦笑着说道“不不不,他的后代还没造反呢,杀了他多不好啊,就施以宫刑吧”
“让他生不出来孩子”
不少脸皮薄的大臣“”
这,这真的是帝王吗
怎么能在大庭广众之下讨论阉割男人这种事情
流氓
可惜刘邦的想法注定落空。
东汉大宦官曹腾收了曹嵩当养子,所以有了孙子曹操,而曹操生了曹丕。
曹丕则是魏朝的开国皇帝。
他们家的祖先还真是阉人。
“天若有情天亦老”写得太妙。
光是“天若”这个前提,设想就非常奇伟,意境辽阔,感情深沉。
倘若老天有感情,也会因为人间的悲欢而感到衰老。其实在说,天没有感情,人的悲欢离合根本影响不到天。
充满了哲理的思考。
李贺虽然逝世,可这一千年中,无数诗人把它当作上联,想要对出一个工整的下联。
梅尧臣看着天幕,笑着说道“我记得你之前跟我说过,很喜欢这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你对出来了吗”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抬头看着天幕,陷入沉思。
不久后,他拿起纸笔,挥毫落纸如云烟。
“伤怀离抱,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细似轻丝渺似波。”
离人的怀抱如此伤心,如果老天有感情,也会因为有情人的分离而感到衰老。
悲伤如同青丝一样纤细却缠缠绵绵,仿佛烟波一样涌上心头。*
那句属于李贺的孤句落在纸上,和周围的字融为一体,焕发出新的活力。
“对得好”梅尧臣一边感慨一边挤眉弄眼“是写给哪位的呀,缠绵得很啊。”
“没有,就是随便写的。”
年轻的欧阳修装作没事人一样把纸笔收了起来,泛红的耳根却暴露出来他的想法。
紧接着,又有些惆怅,唉,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她。
金朝文人元好问正在挖坑,掩埋一只大雁。
他去并州赴试,结果在市场上遇见一个卖大雁的捕雁人。
捕雁人说自己抓了一对大雁,一只跑掉了,另一只被他杀掉,拿来贩卖。
跑掉的那只大雁却没有飞走,一直在天空中悲鸣,不久居然坠地自杀。
元好问心生触动,买下了这只自杀的大雁,葬在汾水旁边。
他震惊、同情,也感动。
他思考良久,胸中的感情喷薄而出,化为雷霆万钧的句子“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和他一起赶考的朋友们震惊不已,拍案叫绝。
情感如同岩浆奔涌而出,说尽人间至情。
正当他们讨论这句诗的时候,天幕突然说起了“天若有情天亦老”。
天幕很早就存在了,从昨天开始播放视频,大家都见怪不怪,甚至很好奇那大唐风光。
朋友对元好问说“如果不是盘点唐宋诗人,你必定榜上有名啊。”
“不敢不敢。”元好问谦逊地说。
朋友像是想到什么,激动地说“我们都知道这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但也没对出来,你应该会对吧”
元好问思考很久,没有头绪。
这个句子意境太高,太难对了。
这时,他突然想起那只大雁,瞬间有感而发“天若有情天亦老,世间原只无情好。”
世间还是没有感情比较好
没有感情的话,那只大雁就不会因为同伴的死亡而自杀了。
朋友无比惊艳,默默品味“有情对无情,有一股看破红尘的无奈感。”
北宋的某处酒楼,石延年正和自己的朋友一边看天幕,一边拼酒。
恰巧这时,天幕说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这句话自从诞生,就让人拍案叫绝,古往今来,无数人想对出下一句。
朋友笑着摇晃酒杯“这不是出了名的奇绝无对吗,谁对得出来呀”
石延年喝酒喝得正痛快,听到朋友这句话,便不服输了“这有什么难的我来对”
朋友拖腔带调“那我就拭目以待了。”
此时正是晚上,十五的月亮非常圆。
石延年瞅着那“大圆盘”,灵光乍现“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
天如果有情的话天也老了,月如果没有恨的话,那就一直是圆的。
他话音落下,四座皆惊。
词性对仗,声律齐整,而且意境深远,令人拍案叫绝。
更何况,天和月本身就组成了一幅画,天中有月,融为一体,无比自然。
朋友感叹道“此乃千古奇对呀”
“你是不是李长吉转世”
石延年脸上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