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第一眼看到那条信息, 程又年的确有种不祥的预感。一分钟后, 他回复了。
小程在写论文, 不忙。
小程您有事找我
隔了五分钟,对面才又发来下文。
昭爷爷哦,是这样的。腊月二十九我们家团年, 想请你来吃顿饭, 不知道方便不方便
一口气戳这么多字, 可费了老头子不少事。
程又年一时没回复, 怔怔地看着屏幕,不知该说什么。
好一会儿, 手机又震动了。
昭爷爷我听昭夕说你要加班
既然她都这么说了, 他很快接了下去。
小程手头的事比较急, 的确要加班。
消息发出去后,眉头拧得有些紧。
当初她一句“善意的谎言”,后续不仅欺骗了发小, 还连带着把一家人都哄了进去。
给了老人家一时希望,后续却有无数个失望等着他。
程又年从小就诚实做人, 此刻不免有些后悔。
昭爷爷那, 加班总有个时限吧要不,下班了过来坐坐
小程下班太晚还上门叨扰, 实在怕打搅您。
昭爷爷没事儿。你能来,老头子就是熬通宵也高兴。
昭爷爷那咱们就说好了, 来坐坐
最后的问句, 看似简短, 但隔着手机也能体会到老人家的一片殷切,还有些小心翼翼的试探。
程又年知道,若是铁了心推拒,这个麻烦是可以避免的。
可这几天他总是走神,时不时回想起在中戏的办公楼楼道里最后见到的那一面,倒没有因她最后的刻薄质问而恼怒,只是她的眼神
程又年一遍一遍想起昭夕的眼神,又回忆起他说的那些话。
比刻薄,她不及他。
他不得不承认,出口伤人的是他,他有错在先。
也不是没想过道歉,但消息迟迟没有发出去。
毕竟那天她已把话说到了那个份上,听上去就差老死不相往来了。
他无声地叹口气,这事的确是他处理的不好,从一开始就不该冲动妄为,后续更不该言语相讥。
四合院里,爷爷殷切地盯着屏幕,像是能从手机上看出朵花来。
片刻后,他收到了回复。
小程好的,我会早点来的。
爷爷眉开眼笑,摘了眼镜,扔了手机,从桌上叉了块橙子送到嘴边,只差没欢呼了。
昭爸爸问“怎么了这是,有什么好事儿”
“不告诉你。”
爷爷心道,谁家还没个拿得出手的孙女婿了
一群三姑六婆,今年就让你们开开眼。
哼
腊月二十九,小除夕。
家家户户都在这一天置办家宴,亲戚上门拜访,此所谓别岁。
地安门的四合院里,昭家请了合作多年的大师傅,师傅又带来了小徒弟。
徒弟倒是一年换几个,师傅永远是那一个。
年年今日,都在四合院里准备年饭。
当年昭爷爷还在制片厂时,食堂的厨子家逢变故,求助无门。老爷子心善,明知这钱借出去可能收不回来,也还是不忍看一家老小受难。
那个年代,国企的员工尚且吃着铁饭碗。厨子的儿子继承衣钵,老子退了,儿子又顶上,继续进厂做后勤。
后来感激在心,年年都上四合院来帮忙。
老爷子其实也不愿麻烦人,但没法子,演艺世家嘛,技能天赋都点在了艺术之上,一家老小都不具备下厨能力。
昭夕倒是振振有词“君子远庖厨。这说明咱们一家都是君子。”
老爷子言简意赅赠她一字箴言“呸。”
傍晚六点,开饭了。
昭夕是踩着点来的,一进门就被谁家婶婶拉住手臂。
“哟,主人家怎么来得比客人还晚”
“是啊是啊,我们可是下午早早就登门了。”
昭夕心道就是知道你们话多,来得早,才这个点来。要不我能有家不想回吗
院子里闹闹哄哄的,全是人。
大家嗑着瓜子,吃着瓜果,沸沸扬扬地谈天说地。
无非还是往年的话题。
她一来,目光都落在她身上。
这群人的招数还是老一套欲抑先扬。
先夸她
“一年不见,昭夕又漂亮了。”
“瞧瞧,水灵灵的,太讨人喜欢了。”
“可不是这都多大了要是我没记错,今年都二十七八了吧,怎么还跟个小姑娘似的,皮肤真好,真水嫩。”
技巧娴熟,还知道拿年龄当转折。
果不其然,很快有人承上启下了
“哎,离三十越来越近了,咱家夕夕找着对象没”
咱家夕夕。
昭夕谁是夕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