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了,就是缺胳膊少腿。他翻了几页,东拼西凑地看了下内容,大致猜测到这本永乐大典记载地是阴阳术的内容。
这本书损坏的太严重,想要修复好不容易。贺知非想着以后去了帝都,就把这本永乐大典捐赠给故宫博物院,让故宫里专门修复书画的老师修复这本残缺不堪的永乐大典吧。
贺知非没想到会在平安县这么小的县城,找到几本价值连城的古书和孤本。看来,他的运气不错,让他捡漏到马经和永乐大典。
“大爷,这几本书,您是在哪里收到的啊”既然有马经和永乐大典,那肯定还有其他的古书或者孤本。
大爷的记性不错,“这一摞书都是我在县城里收的,你想要就全部卖给你,你给我一毛五分钱就行了。”当时大爷花了一毛钱把这些书收回来的,现在就贵五分钱卖给贺知非。
一毛五分钱
这个价格惊得贺知非倒抽一口冷气,他现在非常理解当时外公的心情了,这简直
“好,这些书我全部买了。”这堆书里面,正好有小学到初中的教科书,买回去给小五他们看看。“大爷,您这里还有书吗”
“暂时没有了,不过你还想要书的话,我可以再去收一些。”
大爷的这句话让贺知非有了主意,“大爷,我跟您商量一件事情,您每天都去收这些旧书,到时候我用一倍的价钱给您买,您觉得怎么样”
这是个赚钱的买卖,大爷当然非常愿意,“小伙子,说话算话”
“说话算话。大爷不止书,还有其他的东西”贺知非跟大爷说了说,让他平时除了去收书,还有瓷器、书画、铁铜器,还有一些坏掉的家电等东西。到时候收回来,他全部以多一倍的价格买回来。
贺知非跟大爷说了他在平安高中读书,以及他家在县城的地址。大爷要是怕他骗人,可以直接去学校或者他家找他。
大爷一听这话,心里登时就放心了,二话不说地就答应帮贺知非收破烂。
跟大爷说好收破烂的事情后,贺知非继续在大爷的这些破烂中找宝贝。
在大爷收回来的一些瓶瓶罐罐中,还真的被他找了几件宝贝。一个明朝时期的花瓶,一个是清雍正时期的碗,还有一个是清康熙年间的烧香的炉子。
虽然这三样东西都残破了,但是还都是宝贝,在过几十年,这三样东西,每一样东西都能卖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贺知非又在大爷一堆破铜烂铁里的破烂中,买了几个坏掉的半导体的收音机、台扇,还有一辆只剩下架子的单杠自行车。
他又在大爷那里找到了不少小零件,七七八八地买了一堆东西。
买的东西太多了,贺知非拿不回去,只好请大爷用推车把他买的这些东西送回家。顺便,让大爷看看他家在哪里。
大爷听到贺知非这么说,心里相信这个小伙子可靠。
在回家的路上,贺知非又跟大爷说了下,以后具体要收什么东西,特别强调要收古老破旧的东西。
“大爷,您到时候收的时候就多嘴问一问人家家里有没有老旧的东西。有的话,您就把这家人的地址记住,到时候您跟我说,我亲自来这家看看。”
大爷听着贺知非的叮嘱,点点头说“好,到时候我跟你说。”
“大爷,我家就住在这了,到时候您收到东西就直接给我送来。”
大爷见贺知非住在两层小楼里,心里自然是吃惊的,不过想到贺知非长得跟城里孩子一样,也就没有那么惊讶的。
贺知是瞧着贺知非带回来一个老大爷,这个老大爷推着一辆车,车里放了一堆东西。
“二娃子,你这是”
“大哥,待会再跟你说。”贺知非帮着大爷把推车里的一堆东西给拿了出来,“大爷,您喝口茶再走。”
大爷摆摆手“不了,我来的之前在家喝过茶了,我现在就回去收破烂,明天早上给你送来。”回来的路上,贺知非跟大爷说了下,他从下午三点开始就不在家,让大爷第二天把前一天收到的东西给送来。
无论贺知非怎么挽留,大爷就是不留下来喝茶,推着他的推车回去了。
“二娃子,刚刚的大爷是谁”
“收破烂的孙大爷,我在他那里买了些东西。”
贺知是看着院子摆放着一堆破烂,一脸困惑地问道“二娃子,你买这些东西做什么”
“大哥,你看它们是破烂,但是在我眼里,它们可是好东西。”贺知非拿起一个坏掉的收音机对贺知是说道,“这个坏掉的收音机,我修一修就能修好,到时候就能拿出去卖。”
“二娃子,你会修收音机啊”
“会修一点,除了收音机,电风扇和电视机之类的家电,我都会修一点。”贺知非会修家电什么的,也是上辈子自学成才的。他的动手能力本来就强,再加上头脑聪明,稍微琢磨一下就能明白。“这一台台扇,你现在看它破破烂烂,等我把它修好,能卖三四十块钱。”
一听能卖三四十块钱,贺知是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