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那一年大雪压城,整个大姬王朝陷于寒冬。姬明渊邀付青檐于城楼之上煮酒言欢。
寒风猎猎, 吹动姬明渊宽大的玄色衣摆, 戏龙暗纹浮动。
他放下鹿角酒樽, 侧过脸掩唇轻咳。
付青檐起身“城楼之上风大, 陛下当保重龙体。”
姬明渊不甚在意地笑笑,他指向城中百姓, 说“青檐, 孤自幼被立为太子之时立志佑我大姬子民安康。怎奈战事涂炭, 终要成为末朝庸君。孤不惧阴间面对开疆辟土的列代先祖, 只愧万千子民的跪拜, 愧这九五之尊的尊荣, 愧那齐声高呼的一声万岁。”
付青檐侧过脸,望向姬明渊。在一片雪色的天地间, 她看见了年轻帝王的苍凉和慈悲。十六岁的她忽然懂得了家中父兄祖辈对皇室帝王的遵崇。
她单膝跪下,行军中礼节。在风声中, 脆声朗语宣誓效忠“臣女付青檐愿代亡父请缨, 护我大姬”
姬明渊动容,他弯腰扶起付青檐,微凉的宽大手掌拍在付青檐消瘦的肩头“付家只剩下你,你让孤如何忍心。”
“家中祖训,付氏男儿皆以战死为荣。青檐虽为女子, 愿效仿先祖父兄, 以一腔热血洒满疆场。”
也是以一腔热血温汝余生无忧。
姬明渊执了付青檐的手, 将娇弱软嫩的女儿手拢在掌中慢慢收拢。
“青檐, 活着回来。这是孤的命令。”
“臣领旨”
付家男儿骁勇善战、铁骨铮铮,几代英豪,如今却只剩下一院子的妇孺。付青檐脱下裙装,换上一身银色铠甲。卸珠钗,三千青丝高束。她跪拜付家摆满的牌位,握住父亲的,拿起兄长的刀刃。
“阿姊为什么穿成这样”五岁的小妹付红棂摸着她冰冷的铠甲。
付青檐蹲下来,问“红棂喜欢铠甲吗”
漂亮的小姑娘摇头“硬,红棂要软软的漂亮裙子”
付青檐笑了笑,起身往外走。
“阿姊阿姊”付红棂追到门口,“阿姊穿成这样要去哪儿为什么要走”
付青檐脚步不停,随着她飒爽的脚步,高扎的马尾轻晃。
为什么要走为了这天下苍生,为了更多的女儿穿裙装曼妙如画。
她收整父兄残兵,付家军整装待发。
大军出城那一日,下了大雪。付青檐在马背上回过头,遥遥望着城楼之上的姬明渊。
姬明渊向她举起鹿角酒樽,薄唇开合,无声地说“青檐,活着回来。”
付青檐转过头,目视前方,身姿挺拨,在满城百姓的欢送中,在姬明渊遥望的目光中离去。
她是付家将中的最后一人,虽为女子绝不辱付家骁勇之名。
受过伤,落过陷阱,也曾背水一战,更不要说严寒酷暑饥寒交迫这等军中寻常事。
三年,冲锋陷阵的三年里,无数次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付青檐都会想起那道玄色的身影。
三年后大胜归来,朝宴上,姬明渊喝了不少酒,他举杯,神色微醺“得青檐,孤之幸也。”
付青檐匆匆低下头以来掩饰眼中慌张。
她忽然明白,姬明渊是高高在上的帝王,是她尚穿红装时曾心悦之人,也是她换上戎装之后的全部信仰。
因他是帝王,她甚至不曾去想他心里对她是否有除了君臣之外的情意。
君臣有别。
短暂的重逢后,付青檐再次离开。敌国姚国强胜,两国既以开战,不死不休,战争恐要持续十余年。
姚国国力昌盛兵多马肥,良将众多,尤其是上将军萧却堪称姚国战神,在姚国百姓心中等同于付家将在大姬子民心中的地位。
付青檐与萧却几次交手,战事胶着之际,后方传来姬明渊立后的消息。付青檐心里明白姬明渊是皇帝自然会立皇后,他们只是君臣,她不应该有任何非分之想。然而那颗坚硬铠甲之下的心脏还是忍不住疼痛。
她分神了。
若她的对手是别人尚且还好,可她这次的对手是萧却。她只要有那么一丝的恍惚失察,就被萧却抓住机会生擒。
大将被生擒,姬国军中大乱,国中百姓忧心忡忡。幸好付青檐的心腹手下拼尽全力稳定军心,带领大军连连后退。虽失了两座城池但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萧却擒住付青檐后,本想杀之。怎奈姚国皇帝一道圣旨送下来保住了付青檐的性命。姚国皇帝之意是要以付青檐性命换姬国十座城池。
萧却大殿之上力争“陛下付青檐若死,姬国军队不堪一击。若用十座城池换她回去,他日必成大患还请陛下三思”
“一介女流,不过仗着祖上威名和手下军师罢了。爱卿不必担忧。”
“陛下”
“朕意已决”
被关押在牢中的付青檐惊讶于姚国没有立刻处死她,几日过后,她隐约猜到了姚国皇帝的主意。
她站在牢中小窗前,望着那一小方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