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第九十一章 停下了挣扎(4 / 5)

爱卿,坐。”说着,谢不逢便如上次那般揽着文清辞的腰,让他坐在了自己的身旁。

他的动作,无比的理所应当。

接着轻轻地将桌案上的东西拿了起来。

借着烛火生出的暖光,文清辞终于确定自己方才没有看错案上摆着的,的确是一封圣旨

而且不是一般的圣旨。

“这是册封太子的诏书,”谢不逢的语气极其平静,好像他说得并非什么大事一般,末了还不忘皱眉替自己订正,“不对,应当说皇太弟。”

“陛下要封二皇子为皇太弟了”

文清辞的心忽然重重一坠,连推开谢不逢的手,起身离开龙塌的事情都忘了个一干二净。

谢不逢娶了自己的“棺木”。

不娶妻,不生子。

这一切早就在暗地里摆在了台面上。

但直到看到这份诏书,文清辞方才清清楚楚的意识到,谢不逢究竟有多认真。

原来最近一段时间,侧殿的热闹是因为这件事。

文清辞的语气有些震惊。

谢不逢却和他截然相反。

他没有正面回答文清辞的问题,只是开口认真纠正“是衡王。”

自己没有后妃,哪来的二皇子

末了淡淡地说“谢观止虽然有些稚嫩,但是做个守成之君,还是够格的。”

谢不逢话说一半,停顿了半晌,才找出一个相对合适的词。

但文清辞却猜出,他真正想说的八成是“有点缺心眼”一类的。

谢观止的个性,从他过去压根不懂得“中庸”,完全不隐锋芒,差点给自己招来大祸上便能看出一二。

“经历废帝之事,朕想他应该也成熟了不少。”谢不逢说。

文清辞缓缓点头。

被父亲背刺,差点丢了性命,且在皇寺里禁闭几年。

谢观止再怎么说,都会不像从前那样稚嫩了。

这对他做皇帝来说,或许是一件好事。

谢观止性格中有仁慈的一面,并不适合应付乱世,但的的确确像谢不逢说的那样,适合做一个守成之君。

说着,谢不逢忽然将桌上的奏章翻了开来。

文清辞随着他的动作向下看去。

这封奏章上密密麻麻地落满了朱批,但并不是谢不逢的笔迹。

“这些字,是衡王殿下写的”

谢不逢缓缓点了点头“朕去涟和的这段时日,便是由他代掌雍都、监国理政。”

他一边翻看手中的奏章一边说“谢观止的表现,的确不错。”

文清辞攥紧了手心。

谢不逢去涟和的时候,带了一批人马。

彼时鼠疫事态紧急,每天忙得要命,完全没人有空提到这些。

更何况谢不逢是隐藏身份,装作巡官去的那里,未免身份暴露,太医们更是刻意回避了相关的话题。

因此直到现在,文清辞才知道,谢不逢竟然让谢观止监国

这并不是开玩笑的。

他在离开雍都之前,为这整个帝国,寻好了退路。

“所以陛下是怀着可能会”

文清辞犹豫了半天,都无法将“死”字说出口。

谢不逢轻轻点头,用下巴蹭了蹭文清辞的额头。

“对,”他轻声在文清辞的耳边说,“朕自是做好了一切准备。”

是啊,谢不逢怎么会不知道涟和有多么危险

他是一个上过战场的人,自是清楚黄泉路上,是没有什么身份地位之分的。

时疫并不会因为他是天子,就将他放过。

文清辞忽然转过身,向谢不逢看去。

温暖的烛火,在漆黑的眼瞳中游动

“若是陛下猜错,我压根没有在那里。或是我真的早就死了陛下去到那里后,该如何”

文清辞到现在都不知道,谢不逢是靠什么找到自己的,又有多么确定,自己就在涟和。

听到身边人的话,谢不逢的心忽然生出一阵刺痛。

他发现,哪怕文清辞好好活了下来,甚至现在就坐在自己的身边,自己仍不敢去想“文清辞真的死了”的这个可能。

龙塌巨大,可坐可卧。

谢不逢缓缓地将文清辞抱在了怀中,任由他的脚踝,搭在盘龙之上。

意识到自己踩着什么后,文清辞立刻紧张了起来,并不由自主地挣扎起来。

谢不逢轻轻吻文清辞的额头,并没有理会他的要求。

“那便正好。”

“正好”

“那朕便正好可以去寻你了。”

谢不逢忽然伸手,将玉簪自文清辞的墨发中抽了出来。

刹那间,黑发如瀑,披散在他的肩头。

灯火下,他的五官愈发脆弱、精致。

“都说人死时,是被最亲近之人带走的若爱卿真的走了,那岂不是你来接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