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月,后人到月亮上去了”
“这怎么可能啊”墨家巨子失声叫道。
其他人也面面相觑,他们纷纷下意识抬头望天,几千年后,人就能到天上去了吗
终南山上,月亮铁粉李白豁地一声站了起来“登月”
他看着对面和他一样震惊的杜甫,眼睛亮得吓人
“月中是否有嫦娥玉兔呢月宫是否处处雕栏、琼楼玉宇美不胜收后人怎会登上月宫,难道他们真的成仙了吗”
他在诗里写了无数次月亮,竟然真的有人到月亮上去了
一瞬间,李白无比遗憾自己早生了几千年。
宋朝。
等着看大宋文人的李清照眨了眨灵动的双眼,和自家父亲对视“后人上天了”
明朝。
万户睁大眼睛,原来人当真可以飞天。他看着手里的风筝,暗暗下定了决心。
其他的还有很多,比如太阳监测卫星计划叫夸父,取义夸父逐日;火星车叫祝融,祝融是传说中的火神;
暗粒子物质探测卫星叫悟空,因为西游记里孙悟空有火眼金睛,照彻一切,无所遁形;
空间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叫墨子,墨子是世界光学第一人。我们的国家真是拥有灿烂而悠久的文化
一直在想,如果没有闭关锁国的国策,和世界一起进入工业时代的中国会怎么样呢不过共和国不做假设。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中华民族,最终
一定会走向伟大复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好好气势”
南宋,京师。
辛弃疾一拍桌案高声赞叹“此句既有诗文之想象,又见昂扬之胆气,实在是豪气逼人写此句之人,有大气魄”
“是极,”陈亮也跟着赞叹他有些感慨“况且听楚姑娘历数种种,那九天揽月,五洋捉鳖,恐怕俱是写实。后人之威,当真无法想象。”
“是啊”辛弃疾叹了口气,眸中又染上忧色“后人征向星辰,大宋却偏安一隅,不知我们,何时能迎来复兴。”
他自归正以来屡屡迁徙,朝堂和战争执不休,陛下又隐有雄心暂歇之意。他才任大理寺少卿不久,又听人说,朝中似有意让他调任湖南。浮沉辗转,伸志之期何在
还我河山,宋人之虚愿。
想到楚棠曾说过的话,辛弃疾心里就沉甸甸的。
辛弃疾的失落并没有影响到其他人,他们已然被楚棠口中的一系列名词震麻了。
“监测太阳,夸父真的追上太阳了”
“火星红者为火,莫非是荧惑心荧惑心也是能上的吗”
秦朝。
嬴政凝眉“叫墨家巨子来见朕”
墨家,当真是小看了。
东汉。
张衡呼吸微微急促,他素来对天文地理之说颇感兴趣,浩瀚的宇宙,无尽的风土都蕴含着自然之奇崛有待探索,他有时也会觉得茫然,人对着无限的自然总是渺小且恐惧的,可后世那些听起来不可思议的成就告诉他,那些探索是有益的,人是可以接近未知的。
张衡忽然充满斗志,穷究物理,俯仰苍穹,哪怕,只是为后人递一块土石。
唐朝。
李世民凝声问道“上次说到立学宫,再设科考一途办得如何了”
“禀陛下,”长孙无忌出列道,“学宫已立,各方学子热气能高涨,尽数聚集长安,臣等已拟得科考章程,正待陛下过目。”
李世民敛容颔首“朕这便看。”
明朝。
吴承恩一把抱住妻子的肩膀“悟空孙悟空是我笔下的人物”
吴承恩顿时充满了干劲。悟空与星辰同久,四舍五入就是他与星辰同久,他书中的人物就是争气
吴承恩高兴极了,高兴的结果就是一不小心又给孙悟空加了许多戏份,于是后世流行的西游记一大半的情节都是孙悟空的,人们一边吐槽干脆改名叫悟空记,一边反复喊猴哥好帅。
汉朝。
安排完正事的刘彻摸了摸下巴,心里开始有些不平衡了“你们说,后世怎么不以朕的名字命名难道朕还比不上苏轼和墨子”
众臣
这很难评。
和刘彻抱有一样的想法的还有诸位文人,一样是文人,怎么苏轼就能被拿来命名
自古文人相轻,
众人的好胜心被激起来了,纷纷暗自较着劲,一时之间,咏叹日月星辰的诗文数量激增,甚至有些文人另辟蹊径准备弯道超车,辅修起了先前鄙弃的百工之学。后世的科学家捧着一堆命名提案当场崩溃
“到底选哪一个名字啊”
一不小心又发散太多了,我们还是掰回航道。上次我们留的作业是写一篇苏轼的流放日记。万万没想到,这次写得最好的竟然是张怀民。
“张怀民,谁啊”
苏轼惊了,他自己写自己的流放日记,竟然被一个叫张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