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琵琶行4(2 / 4)

子。

看到最后几句。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之意。”出官就是京官被贬往地方任职;感斯人言是感于斯人言的省略。

他说我被贬至今已经是第二个年头了,一直恬然自适过着自己的日子,也不觉什么怨艾悲苦,直到今天听了你的一番诉说,才忽然生出了贬谪的哀伤。何以至此我们看诗,白居易和琵琶女的经历有什么相似之处呢

水镜上出现了第四段的内容,“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难怪如此。

一段读罢,杜甫感慨着“本为京官,仕途顺达,一夕遭贬,身上又是患病,遥想旧日种种,形势翻覆间岂会无有悲哀之意。

仕途难料啊

李白饮下一口酒,包括他在内,水镜中提到的诗人俱是郁郁不得志,哪怕豪如魏武,亦是难以完成统一天下之夙愿,难道传世的代价,便是百般磋磨吗他难得有几分感伤。

白居易说,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琵琶女在京都,是色艺双绝, “一曲红绡不知数”,白居易在京都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史载,白居易少时苦读,参加科考之后, “十年之间,三科登第,名人重尔,迹升清贵。”仕途比李白杜甫顺畅了不止一点,连中唐大佬韩愈都比不过他。

李白杜甫韩愈扎心了小娘子。

韩愈想到这也颇为怨念,他曾经参加了三次进士考试,均是失败,第四次才得以考中;考中进士后,他又三次参加吏部的博学鸿词科考试,无一例外均未考中,白居易这种三科登第的经历岂止是比他好了一点

韩愈有些辛酸,又有些高兴,白居易是个人才他早就

知道,朝堂多了这样一位贤才之士,是国朝之幸。

可是,白居易怎么就被贬了呢自己怎么就又被贬了呢

太极宫。

李世民听到白居易耀人的简历也不由得目露赞许 “一次便难,白居易竟能三科登第,可见才华横溢。”

嬴政和刘彻闻言也是在心里点头,是个有才的。这样有才能的一个人,怎么就被贬了呢他们和韩愈想到一起了。

说起来,白居易和韩愈作为中唐两大诗派的扛鼎人物,同朝为官近二十年都没有交往记录,直到韩愈晚年才有了些诗词唱和,难道前几十年他们没有t到彼此的人格魅力

白居易

韩愈

这种私人关系难道也值得探究吗终南山。

李白失笑,后世的有些关注点真是异于常人。

元白诗派抑李扬杜,白居易还写文章嘴过李白的诗风雅比兴十不存一,韩愈很喜欢李白,是李杜双担,莫非他俩是因为自家偶像所以各自看不顺眼

李白吃瓜的笑容凝固在脸上怎么还能和我扯上关系白居易我现在还没嘴你这小娘子能不能不要随意揣测他只是在心里构思了一下,根本来不及写出来就在前几课被剧透了一脸,他还怎么写

韩愈府中。

妻子卢氏饶有兴趣地推了推丈夫的肩膀 夫君,真是因为如此么

韩愈无奈了 “夫人怎么也这样调侃,且不说那白乐天如今未曾写这样的文章,便是写了,我之迁怒,又岂是君子所为

李白和王维也没什么交集,按理说,两人同时,又都是当时的顶流,还有共同好友孟浩然,二人又都拜访过玉真公主,明明有一百次交往的机会,偏偏就是没有,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李白

一旁的杜甫忍笑 “似乎确实未见太白兄与王摩诘交游。”

李白表情平静 交游一事因缘际会,各随心意,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另一边,万万没想到还能cue到自己的王维未曾相交便未曾相交,后世怎么连这等小事都要探询。

王摩诘心细如发,电光火石间想起楚棠之前的言语,忽然有所明悟

文人私交,在后世眼中,不会也是“八卦”中的一类吧

历史上还记载了有关白居易的一个小故事,说他初到京师时,拜访名重一时名士顾况,顾况看到他的名字出言调侃,说,长安的米价很贵,你想在这里住下来可不那么容易。然而等他打开白居易呈上的诗却是翻然赞赏,夸耀道

“能写出这样的诗,在长安住下来还是很容易的。”白居易送上的诗正是那首赋得古原草送别。

众人的兴趣一下子被提起来了,纷纷想知道到底是什么诗才会让人说出这样一番话。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中,诗歌原文被放了出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东晋。

谢灵运于廊亭读到了这首清淡的小诗,一双眼睛越来越亮。即使早已见识到了唐人的手笔,他仍然会一次次为他们的诗作所惊叹

“此诗初读只觉平平无奇,细品之下却是大有深意,草木岁岁枯荣,纵有火烧残,来岁春日仍会有新芽长出,欣欣向荣、生生不息之理自蕴含其间,如此才是天然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