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阿亨见父王直接派人来跟他们说,让他们从密道回国都后,就知道皇宫内的局势已经稳定下来了。
他连忙过去叫王元元,让她跟他一起回国都。
一群人从京郊回到王府后已是筋疲力竭。
王元元劳累了一整天,刚刚又没有睡着,她知晓恒王一切都好,且逆贼已经被控制后,就放心的睡下了。
一觉醒来时已是天亮。
看到她醒过来,春红连忙过来对她道“主子,刚刚王爷派人过来让接您进宫。”
“接我进宫发生什么事情了”王元元闻言心里就是一跳。
春红就道“太子殿下和皇长孙等人都被逆贼害了,皇后和太子妃都病倒在床。”
王元元听完之后,就明白恒王接自己进宫为的是什么了。
皇后病了,她这个做儿媳的无论怎样都要过去伺候才是。
不过,太子和皇长孙竟然被害了吗
太子可是他们晋国的除菌,他这么一走,晋国接下来该不平静了。
王元元心里既有对太子等人逝去的感伤,也有对未来的担忧。
但无论怎样,她现在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进宫伺疾。
皇后的身体状况不是太好,病情也时好时坏,但她并没有如王元元想象的那般一直以泪洗面,大多数时候,她的神色都很平静。
到时她身边的宫人,一副天已经塌了的表情。
看到她这样,王元元的心里也不知道是何滋味。
平心而论,她更希望看到皇后哭出来也不情愿看到她这样冷静的模样。
皇后虽然不说,可她能感觉到太子的逝去对她的打击有多大。
她的头顶遍布白发。
晋国君太子和皇长孙的葬礼举办的很是低调。
这个也是皇后的意思。
“听僧人说不要把丧礼举办的太隆重了,不然反而会折了孩子的福分。”晋国君发现皇后不知为何,开口闭口就把僧人的话挂在嘴边。
他让陈英问了皇后身边的宫人才知道,自恒王妃为了安慰皇后无意中给皇后讲了佛法中关于福报的故事后,皇后就对这些事情极感兴趣。
她不仅羲皇听恒王妃讲这些故事,还让人请寺庙内的僧人来为她讲经说法。
晋国君听完陈英的回话后,叹息了一声。
他自是明白皇后这是想用佛法来抚慰丧子之痛。
也因此,晋国君完全采纳了皇后的意见。
但这些还没完,皇后不知道从哪里听说布施最能增加福报,她就让宫人把自己的一部分金银细软收拾出来,拿到外面布施给一些穷人,说是要为太子和皇长孙积福报。
晋国君知道后也没有阻止。
他现在对皇后异常的宽容。
而后宫的事情不过是晋国君生活中的一部分,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处理。
那就是继承人的确认。
自太子的丧礼过后,朝臣们就开始跟晋国君提立太子的事情。
他们主提的就是梁王,因为除了梁王之外,就没有适合年龄的王爷了。
晋国君看完所有请立太子的折子后,提了一个让他们觉得十分意外的人选。
他竟然属意恒王为继承人。
朝臣们听后有觉得可行的,自然也有反对的。
那些反对的朝臣就拿着恒王救驾的时间说事。
眼看着这些朝臣在那里攻击恒王,晋国君忍不住闭上了眼睛。
据暗探们说,他们遇到恒王的时候,恒王正准备进宫,听到逆贼谋反的消息后,恒王就转身去京郊搬救兵。
这么一来一回至少需要两个多时辰。就这样他还没有算上他们和逆贼正面交锋所需要的时间。
晋国君心里明白,恒王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想要尽快赶回京城。
这些人之所以借着这个事情攻击恒王,不过是想要让他改变心意册立梁王为太子罢了。
可梁王,乃至于说除了恒王之外的余下诸子再无一人能承担起这国君的职责。
他们既不像太子以及纯王和康王那样身居朝堂多年,能掌控住那些朝臣,也不像恒王这样战功赫赫,能以武力威吓住这些朝臣。
他们自来都是透明的王爷和皇子,依仗着那些朝臣们登上国君的位置,日后未免不会因此而被那些朝臣们所利用。
他可不想把自己辛辛苦苦打来的江山让给别人。
更何况,这些内忧他们都无法应对,更遑论那些外患了。
晋国君既是心意已定,那么无论那些朝臣们再说些什么,他都不予理会。
有一部分朝臣见事情已成定局,便不再挣扎,只安心等待圣旨下发。
而另有一部分朝臣则决定再挣扎一下,他们希望皇后能出面反对立恒王为太子。
可皇后又有什么反对的理由呢甚至于说相比梁王,皇后更属意恒王为太子。
因为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