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 第 234 章 凶手(3 / 4)

顺利。

前些时日,他更是借着楚国内乱的时机,使得晋国成为当世第一大国。

偏偏就在这个时候,他的儿子们接连去世,他的身体也因受到打击彻底垮了下来。

他一向是一个极有意志力的人,曾经他也曾凭着自己的意志力克服过身体带来的不适感。

可那个时候的他身体虽然偶有病痛,但元气尚存。

不像现在,他即便想要凭借意志力克服身体的不适,也觉得力不从心了。

纵然晋国君不想承认,可他也不得不承认,他现在的身体已经不足以支撑自己继续处理政事了。

而为了让晋国不至于陷入如楚国那样的内乱,他必须在他身体尚能支撑的时候,把这国君的位置传给下一任国君。

至于这下一任国君的人选吗

晋国君首先想到了太子。

可说实话,太子其实并不是他心内最属意的人选。

太子甚是贤良,对下也十分的温和,他会是一个很合格的守成的国君,但若是要开疆拓土的话,他就不行了。

而眼下楚国、晋国还有齐国这三国虽然表面上看着平静,但他们三个国君都知道,终有一日,三国之间要分一个胜负。

在眼下这样风雨飘摇的时刻,他真的可以把晋国交给太子吗

如果果真把晋国交给了太子的话,他能实现他统一几国的梦想吗

晋国君心知肚明太子是没有那个才干的。

并且他不仅了解太子的品性,也了解楚国君和齐国君以及齐太子的品性。

这三个人,一个心狠手辣,一个老谋深算,一个少年老成。

假若他真的把国君的位置交给了太子,太子能应付过来这三个人吗

想到这里,晋国君忍不住叹息,又忍不住苦笑。

他的身体垮的实在太不是时候了。

假若他能像他的父亲那样再康健个二十年,他绝对能够统一几国。

到了那个时候,他就能够放心的把晋国交给太子了。

可偏偏时不待他,又偏偏他最有才干的两个儿子都去了。

不对

他其实还有一个儿子也很有能力,并且还很有魄力。

晋国君不自觉的想起了恒王。

可恒王也有他的问题,他的血统不一定能让中原各国接受。

想到这里,晋国君觉得更头疼了。

晋国的众位朝臣发现,晋国君最近越发的依赖太子了。

他开始将太子留在身边,并且向太子传授治国理政的方法。

联想到晋国君最近的身体情况,众人对朝中局势的认识也越发的清晰。

如果这个时候,纯王和康王还活着的话,那么这两人为了自己的私心或许会奋力一搏。

晋国权力的过渡也不会如此的平静,但两位王爷已经过世了。

余下恒王和梁王等人,要么就是虽有能力,但毫无野心登位,要么就是虽有野心但无能力。

他们对太子的地位压根就没有任何的威胁。

“不知太子殿下可有听说,恒王殿下爱女如命,竟是亲自查验大郡主的嫁妆,并且他听人说马家后院住宅较小,担心大郡主在那里住着不舒服,还想要在马家附近单为大郡主盖一处宅子。”一位朝臣和太子议完政事后,笑着和太子话起了家常。

他说的就是近日里闹的沸沸扬扬的事情,那就是恒王要在马家附近另盖一处宅子的事物。

太子还真不知道这件事情,因为他近日来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晋国君身上。

身为晋国最为名正言顺的继承人,他不仅要陪侍在晋国君身边,还要跟晋国君一起学习治国理政。

这样一段时间下来,太几乎瘦了一圈。

听闻这朝臣说完恒王近日的所为后,太子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这事不合规矩。

想到恒王对家人的重视,太子不由得沉默了下来。

“马家那边怎么说”太子问那朝臣。

那朝臣闻言就笑道“马家自然不敢有什么异议,不过有些御史却说恒王此事不合规矩,说大郡主怎能不在府内伺候婆母。”

“那这事儿孤怎么没听说过”太子闻言就笑着问那朝臣。

那朝臣闻言忙道“因为王老大人他们把这折子给挡了下来,大人们说国君身体有恙,恒王这事儿又实在不是什么大事,所以他们不好叫这些事情打扰到陛下。”

“既然老大人们已经有言在先,那此事就不要再提了。“太子不愿意在这样关键的时候为了这种小事得罪恒王,因此,他听完这朝臣的话后,只轻描淡写的说了这么一句话。

这朝臣之所以在太子面前说这样的话,其实主要是为了试探太子对恒王的心意。

至于他,或者说他背后的团体为什么要拿此事来试探太子对恒王的心意,那就要说到此次晋国权力的过渡了。

以往,这种过渡总会有波折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