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 第 233 章 风雨欲来(1 / 3)

此前晋国君带着大部队出征的时候, 晋国都内十分的安静。

那些王孙贵族们没有一人敢在这个时候宴饮作乐。

但晋国君班师回朝后,国都内的宴饮之风再起。

因为晋国君这次出征不只是打了一个胜仗那么简单。

他拿下了南山那十几座城池,这代表什么

这代表只要他们晋国在南山那边再好生经营几年, 楚国再面对晋国时就毫无还手之力了。

晋国的朝臣们心知肚明,此一役将会成为晋国独霸天下的开始。

作为晋国的臣子,他们自然与有荣焉。

因此,晋国君回到国都后,朝臣们纷纷在家设宴庆祝。

整个晋国都内简直热闹极了。

在这一片喧嚣中,康王府显得尤为落寞。

现下虽已是春日, 可天气还没有完全回暖。

王元元披着一身雪白的风衣, 由康王府的宫人领着自己往康王妃的院子里走。

她是来探病的。

自康王逝去后,康王妃在国都内的日子就变的不好过了起来。

之前晋国君尚在国都时, 德妃也不好对康王妃做些什么。

可晋国君带着大军出征后, 德妃就将自己的满腔愤怒发泄在了康王妃身上。

德妃觉得康王妃自己生不出儿子也就算了, 还拘着康王不许他纳妾。

正是康王妃的妒忌,使得康王死后连滴能承嗣的骨血都没留下。

这让德妃如何能平的下自己的这口心气。

晋国君还在国都时, 她就常在晋国君和皇后面前哭诉, 说就是康王妃不贤才使得儿子断了香火。

若是放在以往, 晋国君肯定会训斥德妃, 不许她随意指摘康王妃。

可如今的康王妃刚刚痛失爱子, 他看着德妃苍白的面孔, 怎么都说不出训斥的话。

因此, 他只吩咐皇后, 让她拘着德妃, 不要让德妃和康王妃起了争执,余下的话,他就没有再说了。

也德妃也看出了晋国君对康王妃的维护, 她虽然因为痛失爱子,有些失去了理智,可她到底还是有些畏惧晋国君的。

因此,晋国君在国都时,她只是在皇后和众嫔妃面前哭诉康王妃的不贤良,余下的事情也不敢多做。

皇后和众嫔妃们虽然有些不耐烦听她说这些话,可德妃毕竟刚刚痛失爱子,她们又要在晋国君面前维持贤良的形象,所以无论德妃说什么,她们都做出一副乐于倾听的模样。

等到晋国君走后,德妃自觉这宫廷内已无人为康王妃撑腰了,便对着康王妃露出了爪牙。

她指使宫人把康王府的独女和容郡主抢到了宫中抚养。

康王妃自是不愿意见女儿被抢走,她就进宫求皇后做主。

可德妃在皇后面前表现的比康王妃更可怜,她披头散发的坐在地上一面哭一面跟皇后说自己是如何如何的思念康王。

她说自己只要一想到再也见不到康王就会心痛如绞,如果她不把和容郡主留在身边抚育,她会觉得日子过不下去。

比起尚能维持整洁模样的康王妃,自是涕泗横流的德妃显得更加的可怜。

皇后见状就轻叹一声对康王妃道“她到底是长辈,年纪又大了,你把和容留在宫里,就算让和容代替你们夫妇尽孝心了。”

皇后拿出了孝道来压她,她又能怎么样。

康王妃只是做事嚣张,但她不是一个傻子。

她知道相比于自己,德妃显得更加的可怜。

就算她把这件事情拿到外面去评理,别人也只会劝她,让她体谅一下德妃。

她担心自己如果跟德妃硬闹下去,不仅不会得到别人的支持,还会使得自己再也见不到女儿,所以面对德妃的咄咄逼人,康王妃暂时隐忍了下来。

可她只是准备暂时隐忍,却并不打算将女儿完完全全的交与德妃照顾。

她和德妃相处起来也有好几年了,自是十分了解德妃的性情。

德妃是一个十分看重名利的人,她的眼里心里都只有权利。

对于她来说,只有能为她带来荣誉的男儿才配得到她的疼爱,其他人不过都是浮云罢了。

康王在时,德妃都对这个孙女爱搭不理的,眼下康王不在了,德妃能有多疼爱自己的孙女呢。

康王妃和贴身嬷嬷商量了一下之后,觉得要夺回自己的女儿,不能和德妃硬来,只能智取。

所以,她从宫里回来之后没几天,也病倒在床了。

太医看过康王妃之后,只说她是忧思成疾。

她忧思什么,又是为着什么忧思

这国都里的人都是明眼人,自是明白康王妃为什么生病。

想想德妃虽然失去了儿子,但康王妃也失去了夫婿,她们两个其实都是可怜人。

自此之后,国都内的风向就开始转变了。

众人都觉得德妃想要把和容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