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姑娘原本有些着急的,哪知道秋姑娘却主动邀她们见面,说是要商讨事情。
陈姑娘知道这个棒槌估摸着是要挑事了。
这郑和她意,所以她毫不犹豫的过来了秋姑娘这里,想要看看她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而张姑娘却和秋姑娘以及陈姑娘的想法都不一样。
她其实是被家族逼着过来金城的。
晋国君压根都没有提要册封她们为庶妃或者侧妃的事情。
也因此她家族里的那些姐妹们根本就不愿意过来金城,因为她们知道,自己过来后,有很大的可能会被恒王妃借着名分的事情拿捏她们。
这样一件人人都避之不及的事情为什么会落到她身上呢
因为她最好欺负,她父亲不争气,每日里只知道喝酒逛巷子。
她母亲为人懦弱,幼弟年幼。
在整个家族里,她们家是最容易被欺负的一家人。
所以这样的“好事”自然落到了她的身上。
她其实很不想过来。
因为她父亲不争气的缘故,她们家自小都要看着伯伯婶婶们的眼色生活。
她姑姑今儿个在娘家受气了,不敢跟几个嫂嫂顶嘴,也不敢拿另外几个侄女出气,就骂她出气。
她家里的月银用光了,去找伯母要钱,伯母就给她们使些眼色。
她外祖母看到她母亲被家里伯母姑姑们糟践,不敢出头为母亲做主,就成日里在她面前说些让她一定要仇恨她伯母姑姑之类的话。
这些话让她幼年极为的痛苦,最让她难受的是她弟弟长大后,她外祖母竟然又开始对她弟弟说那些,她伯母姑母们是怎样看不起她母亲,以及她们一定要记得这些仇恨的话。
可这些话外祖母却不敢跟其他舅父姨母家的孩子说,因为她老人家知道她这么说了,她其他的那些孩子会生气。
可她却不担心她母亲生气,因为在她乃至所有人看来,她母亲这样的人是没有资格生气,也没有资格伤心的。
因为在家族中身处弱势的缘故,她自幼就看尽别人的脸色,也因此,她自幼就发誓,她嫁人后绝对不会在看别人的脸色行事了。
偏偏她家族里的那些人,在欺负了她们母女这么多年后,又要把她送来给恒王做小,让她和她的孩子都要看恒王妃的脸色过日子。
张姑娘恨不得剥了那些人的皮,可她也深知,自己只怕碰不到那些人,就已经被按住了。
她根本没法反抗家族的命令。
但张姑娘也不是个省油的灯。
当她意识到她自己只能听从家族的吩咐,来到金城后,她去找了她伯父要了一笔银子。
那笔银子可能会让她伯父有些肉疼,所以她伯父一开始有些不愿意给她。
她就说如果她伯父不给她这笔银子的话,那她就一头碰死在这里。
当然,她是知道她伯父不会让她碰死在这里的。
因为她的名字已经被康王和德妃报到国君面前了。
她伯父只好答应了她的要求,却也阴了她一把。
他告诉她父亲,他给了她一笔银子。
他伯父的心思,她也能理解。
她是觉得只要她把这银子给他父亲一部分,那他就能从她父亲手里拿回来一部分银子。
她父亲也果然是个又蠢笨,又见钱眼开的人。
他果然过来找她要银子了。
可那会儿的她已经不怕他了,因为她知道,就算她在家里怎么闹,这家里的人都不敢对她怎么样。
她十分抗拒的事情在这个时候成了她的保命符。
她直接给她父亲说,如果她父亲再来找她要银子,那她就和他同归于尽。
她父亲一开始压根不相信她会这么狠,直到她打翻了烛油,烧掉了半个屋子。
整个张府的人才算是明白,她们没法再像以前那样欺压她了。
她临走前没有把手上的这笔银子给她母亲。
因为她知道,她母亲是个糊涂的性子。
她十分的容易被她父亲哄骗,她父亲要是知道她母亲手里有了银子,一定会把她给骗走的。
但她给她幼弟留了一些银子。
她幼弟今年已经八岁了,他是个聪明沉稳的人,和她父亲完全不像。
她告诉她幼弟,在她不在国都的这段时间,他一定要好好读书,要是想买什么东西,就用她留给她的这些银子。
她幼弟当时眼眶都红了,却十分认真的告诉自己,他一定会好好读书给她撑腰。
她当时再也绷不住哭了出来。
她们是同父同母的亲姐弟,没有人比她们彼此更清楚对方这些年的辛酸和不容易了。
她幼弟也知道,这个时候的她们压根就没有和家族反抗的力量。
她们只能蛰伏,然后等待时机,狠狠的打那些欺负过她们的那些人一巴掌。
或许是抱着报复张家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