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缓兵(2 / 3)

』也好,『掩弊服』也罢,都要靠治玄修成。”

“起初,治玄榭的确是我观化天楼道为了修行主动参与,可这天下之事,大人们交到你手里了,无论你还需不需要,都是不能丢的。”

他的目光中浮现出一丝冰冷之色,道:

“而往后…太阳道统北进的事情是有忌讳的,毕竟太阳是青玄恭华道统,那位更是重建青松观的大人物,无论谁来主持,都有些两玄相争的意思。”

“毕竟,太阳道统的真君也不少。”

他停了停,幽幽地道:

“而我观化天楼道至少位在三阴,当年为了先辈承诺,把事情接过来,入了赵国,这事情推来阻去,最后还是落在我头上,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最后将观化推到这个风口浪尖的位置。”

殷白月低眉不语,良久道:

“既然师叔说前辈是用治玄来修行,晚辈想知道…师叔坐在这个位置上,果真能修行么?”

卫悬因的表情有了一瞬的凝结,静静地盯着眼前的女子,对方却倔强地跪着,等着他开口,卫悬因凝神看着她,并未答复。

可即便没有听到答案,却比听到答案还要清晰,殷白月姣好的面容上闪过一点悲哀,道:

“果真是如此么,如今师兄陨落了,师叔何不将治玄的事情交给我,师叔回陈国去…好好修行,不必理会这天下大事。”

卫悬因依旧沉默。

殷白月眼中有了泪花,轻声道:

“白月好歹是修成紫府的修士,神通道行纵不如师叔,却不是看不清局势的人,如果真的是为了什么先辈曾经担下来的责任,师兄有什么必要和明阳死磕,陨落在咸湖!那群人为何一个劲地逼迫治玄下场…”

上方的白衣男子神色幽幽,道:

“既知如此,你明白这个位子由你来坐,会有什么下场。”

“无非是一死!”

她哽咽起来,卫悬因却只将手中的玉简放下,终于流露出一丝疲惫之色,低声道:

“白月,别说了…”

殷白月只低着眉,咬牙切齿:

“无非,无非是欺负观化无人!当年“不移观”立下,道中谁不称承恩我观化!如今好了,竟然到了这等地步,说是…”

“白月!”

卫悬因赫然变色,重重地将玉简敲在案台上,沉声道:

“胡言乱语!”

殷白月跌坐在地上,扭头不言。

大殿之中霎时间安静下来,卫悬因已经惊出一身冷汗,他恨铁不成钢地摇摇头,女子却道:

“没什么好遮的,遮也遮不住。”

这句话把卫悬因的警告堵回去,这位大真人头疼地摇摇头,却听着脚步声从殿中响起,骤然抬眉,发觉广阔的大殿中已经站了一人。

此人中年模样,剑眉星目,宽脸厚肩,一身黄白参差的道袍,静静地站在此处,便有一股浓厚的压力袭来,卫悬因神色又惊又喜,忙道:

“贯夷来了!”

此人赫然是落霞山修士,姚贯夷!

中年道士微微一笑,迈步上前,如一阵风一般从殷白月身边跨过,坐在侧旁,卫悬因便暗暗叹气,扭头道:

“白月,你先下去。”

这女子起身,对着两人行了一礼,也不开口,就这样下去了,中年道士一边亲自倒茶,一边静静地道:

“是我来的不巧。”

卫悬因无奈摇头,道:

“她年纪小,不知事,还请…”

中年道士自顾自地满上茶,轻抿一口,道:

“小师侄如果再这样口无遮拦,到时候还要牵连你。”

卫悬因叹了口气,答道:

“是我疏忽管教。”

大殿之间的气氛一瞬安静下来,来人看出卫悬因颇有几分言不由衷的意思,把手中的茶杯放下,轻轻地叹了口气。

“东西我也在替你找,可这次来,不是给你带好消息来的,而是为了南北之事。”

他的声音沉重有磁性,话语简练:

“庆家那家伙已经越过国界,动了真功夫,有三位大真人,江淮方失,两边都要有人去守——拓跋岐野已经去了,烛魁也算一个。”

“这不是够了么?”

卫悬因抬起头来,道:

“他们总要有一个去提防胜白道。”

中年道士静静地道:

“不够,我希望你能出手,最好能速退蜀军。”

卫悬因凝视着他,这人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道:

“我希望拓跋岐野能留在东边提防江淮…玄楼,高服有旧臣之心,大燕桀骜不驯,我们是不可能放任七相或者世家单独抵御大宋的…他们一盘散沙,甚至大部分怀有异心,必然被南边冲垮!”

“只要拓跋岐野留在东边,我就有理由让你脱身…两害相权取其轻,对上西蜀,总比对上明阳好,你这一身修为来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