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崤关(2 / 3)

须要有个安排!”

虽然李阙宛自己身家道途小半拿捏在金羽手里,可绝不愿意家中为了自己有什么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默默点头,便告辞往日月同辉天地而去,留下李绛迁立在山间,神色微沉:

‘萧初庭…看来有求道之心…’

‘欲求正位…还是说,欲为第二个元修?’

他眼中的色彩灼灼,渐渐有了变化:

‘坎离相生相克,无非水火之别,既然同为正性,若是能见他求金,兴许对我颇有帮助…’

李绛迁静静地坐着,不知过了多久,方才听着山间响起脚步声,丁威锃匆匆而至,在尊前拜了,沉声道:

“禀真人!西蜀于一日之前大动兵戈,从夔门出,兵发赵国兴元道,连破数关,与赵国于崤山大战!”

李绛迁骤然起身,神色微变,问道:

“几位真人?!”

丁威锃面色凝重,答道:

“从大漠往西北看,天地作五彩色,交织晕染,数之不穷。”

夜色漆黑,狂风滚滚,如同巨龙一般的山脉在天地之中起伏,天地中却飘荡着无数灰云,如同浩瀚无边的灰海,通通被抵挡在这山脉之外。

云上的真人面色阴冷,负手而立,看着那点缀在山脉中、熠熠生辉的几道大阵一言不发。

‘这就是崤山。’

庆济方一向是极自大之人,身为庆氏嫡系,大真人唯一的子嗣,他足以傲视天下九成九的修士,可这一场伐赵之战,庆济方难得放下姿态,动用了全部心力。

‘九姓的人都齐,虽然他们紫府的人数不多,可也有六位…四宗的人不济事,早早并入了宫廷,加上我长怀的修士,除去防备宋国的几位,几乎整个西蜀的真人都在此地!’

长怀这么多年独霸蜀中的积蓄并非空谈,此番出兵,单单是大真人就有三位,除了刚刚突破的、九姓之首的孙氏老真人、宫中的武槦真人以外,甚至还动用了一位长怀的自己的一位大真人平俨!

‘我多等了这几年,就是为了把原本的一位大真人变为三位,加上诸多势力…若是从通漠出…都足够把宋国打穿了…却依旧不能攻克…’

事实冰冷无情,眼前的这座绵延不断、几乎截断半个天下的雄山在前朝顶级大阵的加持下,依旧如铁壁一般挡在他面前,如此奇兵,并不能动摇这座天堑,甚至随着赵国的援兵不断赶来,穿过此地的希望还在变得越来越小。

庆济方并不觉得自己比杨锐仪差,偏偏那个在他看来天赋不佳被勉强扶上位的幸运儿平定了江淮,而他踌躇满志,却在此处撞了个头破血流,这让他心绪阴沉,仿佛随时要择人而噬。

他身侧的修士身材极高,长须修眉,容貌文雅,身后却背着一把长刀,表情平淡,一身修为却赫然是大真人,轻轻侧身,道:

“殿下不必太忧虑了。”

毕竟是大真人,见他开口,庆济方也要客气三分,沉着脸摇头。

这位武槦真人见了他的模样,默默暗叹。

西蜀较之大宋,天然就有地缘上的窘迫,江淮是什么地方?说句不客气的,除了镗刀,江淮根本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雄山,崤山又是什么地方?

‘当年魏帝起势的地方…终魏一朝,历代君主,地盘有增有减,还从来没有人能从南边迈过这座雄山,哪怕魏亡了,齐帝都打到关陇了…关隘根本没人守护,蜀地的义军也只能在此地打转…’

这也是为什么宋赵之间地盘不断变化,蜀国打来打去也只能拖延赵人的缘故,当年魏国要使上曜真君亲自坐镇江淮,却根本不曾理会崤山以外,更何况如今山后面就是大赵都城,庆济方要跨过此地,真当赵庭里都是死人不成?

‘到底养坏了,满心狂妄。’

他等了一会儿,眼前的人却始终不开口,只好再次出声:

“不宜在此地拖太久,只恐败坏了局势,最后无功而返。”

庆济方神色冰冷,淡淡地道:

“大真人所言不错,可若是从东边出,行军漫长,攻打的是洛下,哪怕我等的实力并不惧怕蜀中被袭击…甚至打得下,可守得住吗?”

“如若守不住,最后终究要撤走,岂不是先行摧毁了洛下世家,让大宋捡了个便宜?”

武槦稍稍沉默。

其实庆济方考虑并不算错,阴司的布局极为阴险,望月湖可谓是死死地堵在东边,这古荆州之地的魏国是落霞亲自看在眼里的布局,几乎断绝了西蜀东进的可能,加上内有金羽、外有崤山,简直像个罩子,把西蜀困住。

‘谁叫你打胜白道打了这么多年,到底也没把从西边绕路进入北方陇地的道路打出来…每次还要经过象雄国的地盘。’

他只好答道:

“进入洛下,不一定要杀干净了…大赵如今虚弱,大可迁了民众入蜀,把那几个中原的紫府世家收进来…也算修了武德。”

武槦的眼光极高,这几乎是眼下最好的道路,庆济方却对他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