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希眼泪说来就来。
哭的。那叫一个老泪纵横,那叫一个闻者伤心听者落泪。
“到底怎么回事儿?!别哭,过来,慢慢说与我听。”
太后一个眼神,身边的女官屏退众人,将空间留给九希和太后。
“太后娘娘!求您救救臣妾!臣妾近日总是呕血多梦,多次险些醒不过来了!但幸好遇一老神仙所救,老神仙说臣妾是被奸人所害中了奇毒,寻常大夫无法整治,只有找太后娘娘您才有一线生机!”
九希说的情真意切。
又细细的说出老神仙说的什么话,真的比真金还真。
“太后娘娘,臣妾所说句句属实!要是有一句假话,天打五雷轰不得好死啊!”
“老神仙说了,我这是积累了多年的老毒,得沾染了福泽深厚,心地仁善之气的御医方可救臣妾一命!臣妾一想,这天下,哪有人比太后娘娘您福泽深厚,心地仁善呢?!”
太后愣了愣。
她被九希描述的老神仙勾起了好奇心。
都说子不语怪力乱神。
但是又这么可能真的不信这些。
尤其是太后娘娘常年吃斋念佛,没有人比她更信因果轮回这些了!
既然是有神仙指路,也难怪这张氏会想着找自已。
也是,张氏老实本分,虽然是乡野长大,但她早年间瞧着便觉得此人淳厚质朴,不是那些心眼儿子多的妇人。
这么多年来,进宫的次数屈指可数。
更是不曾拿着自已给的令牌为所欲为。
太后忽然想起,张氏有个女儿嫁给了老三为妃。
按理说,张氏作为三皇子妃的生母,张氏察觉到自已中毒太深,不应该先找自已的女儿么?
凭借三皇子妃的身份,也是能为自已生母找来御医看的。
太后心思百转,心下有了猜测,但面上不显,只是温和的看着九希,就像个慈祥的老者。
九希可并不因为太后表现的仁慈就大吐苦水。
这些人,可不是真的愿意听你抱怨负面情绪的。
你要是当真了说个喋喋不休,那就是脑子被门夹了。
等着被贵人嫌弃吧。
九希抹了抹泪,忽然咳嗽,立马拿出白绢布捂住嘴。
“咳咳咳!”
九希下意识的皱眉后退,吐出的血暗红带黑,看着极为吓人。
“太后娘娘恕罪,臣妾实在是走投无路,臣妾,臣妾,”
话还没说完,人就晕倒了。
张闻君捂着满脸铜钱印出了张府,直接去了城外的寺庙。
苏雪梅暂住在寺庙有些时日,外人只道是她一心向善,为长年卧病在床的姐姐祈福。
就连原主的几个孩子也是这么认为。
并且多次在原主面前替苏雪梅说好话。
夸苏雪梅为了原主这个姐姐付出太多,明明可以在家修行,偏偏要跑到环境艰苦的饲料寺庙里祈福,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原主这个姐姐早日恢复。
上辈子原主是听信了这鬼话的。
所以临死前,也是险些松口答应了让苏雪梅进府。
但也心中有气,自已的孩子,丈夫一个个的都偏袒苏雪梅,自已不过是多问了句苏雪梅为什么要在京城祈福,不回江南苏州,如此也有更多的人在身边照应。
就这么一句,便招来了丈夫张闻君的指责,说她不顾手足姊妹之情,容不得年轻守寡的妹妹。
几个儿女也是话里话外的怪她对苏雪梅过于尖酸刻薄。
原主感到无比的冤枉。
说她对苏雪梅刻薄。
这简直是无中生有。
自已打小在庄子里长大,快到嫁人的时候被接回府,还是为了代替苏雪梅嫁给张闻君。
她只是读书少,只是不如苏雪梅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这并不代表她傻,她什么都不懂。
原主很清楚自已不讨父母的喜欢。
也不敢拿自已和府中的哥哥弟弟还有妹妹比,她小心翼翼的讨好苏父苏母,给苏雪梅想要的,即便是最后知道了自已是替苏雪梅嫁人,她也不敢有怨言。
嫁人后,她努力的让自已越来越好,不给娘家蒙羞,即便是受到了别人的白眼,她也只能默默的消化。
尤其是苏雪梅守寡和离以后,娘家人便话里话外的说她抢走了苏雪梅的福气,才导致苏雪梅年轻守寡。
原主委屈,不服气,但是还是会尽自已最大的努力去满足苏雪梅。
自已的首饰宝贝,苏雪梅只是多看一眼,哪怕自已再喜欢,原主也会将宝贝送到苏雪梅手上。
她自认为自已做的已经足够好。
但不论她做的再多,身边的人永远都在指责她做的还不够多!
永远都是站在苏雪梅的那边指责她。
原主就是泥捏的,那也是有脾气的。
自已都快死了,人生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