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看到苏屿和裴定山这对教练和选手共同的天才大脑之后,实在是很难不在心里生出一些悲伤的羡慕来。
悲伤归悲伤,羡慕归羡慕,詹佑铭在报复性地恶狠狠揉搓了一波苏屿的脑袋之后,还是将自己的分析跟苏屿讲解了一遍。
至于预赛、半决赛阶段的放水,他也非常直白地坦言“这很重要。”
“人的状态都是有限的,我知道之前你在世青赛上,从预赛到半决赛、决赛的表现都非常出色,但是这种情况一次、两次你可以维持,你是无法长时间地保证自己在预赛中全力以赴之后,在半决赛和决赛中还能够给出最好的状态的。”
说到这里,詹佑铭问苏屿“你应该也能够感受到吧不论你原本有再强的胜负欲、再好的竞技状态
,可是这些状态并不可能是恒久的。”
“我们需要学习和掌握的技巧,就是如何更好地将这些最好的状态被投入到更重要的赛事中。”
听到詹佑铭的回答,苏屿也想到了自己最开始时参加比赛的状态和后来参加比赛的状态最开始时,即便只是在s省体工队的夏令营比赛中,他也能够感受到自己状态的火热。
后来,随着他实力的提升和参加赛事次数的提升,他开始逐渐感受到了在比赛时缺乏竞技状态的感觉是怎样的。
虽然他凭借着自己对于节奏、速度的把控,仍旧完美地参与了一次又一次的比赛,但是确实如詹佑铭所说的一样,当他的状态和理性控制结合得最好时,也是他跑得最舒服的时候。
所以如果有可能的话,他确实需要尽可能让自己在决赛中进入这种状态。
与此同时,如果想要将最好的状态留给决赛,在预赛和半决赛中,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节奏,让自己不要消耗太多的体能和状态,自然是更加理所应当的事情了。
苏屿其实从心里也是知道这些道理的,只是裴定山对他的讲解更多是教练的角度、理性的角度,而詹佑铭对他的讲解则更多是从运动员的实用角度和自身体会的角度出发,两者之间能够带给他的启发也会略有不同。
在听过詹佑铭给他的复盘之后,苏屿对于裴定山给他做的安排之深远度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想到这里,他认真地对詹佑铭说了句谢谢。
詹佑铭看到他这模样,没忍住又笑着揉了揉苏屿的脑袋,嘿嘿笑道“这有什么以后有问题随便问,你可是哥当初一眼就看中的200米天才,以后只要哥知道的哥能教的,都跟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说到这里,詹佑铭又颇为感慨地看看苏屿,颇为哀伤地说“就是”
苏屿“就是”
詹佑铭摇头叹息,一脸痛苦“就是你这脑子的智商要是能分我点就好了,唉,你是不知道,我学校的那个课程有多难唉,我已经延毕一年了,啧,说是因为比赛训练多,其实就是因为我上课的时间不够多,脑子不够用”
詹佑铭在说完之后,又十分忧伤地道“唉,我跟你说这些干嘛”
倒是苏屿在看到詹佑铭这一脸痛苦的样子之后,默默眨了下眼“佑铭哥”
詹佑铭“干嘛”
苏屿看向他“如果你觉得有哪些看不懂的,或许我可以帮到一点忙。”
詹佑铭在听到苏屿的话之后,沉默了两秒,说“哥那是大学课程”
然后詹佑铭就看到了苏屿非常平静地看着他,似乎并没有对他说的大学课程有什么问特别的畏惧。
苏屿没好意思跟詹佑铭说,自己重生前是硕博连读的研究生,虽然学科方向和詹佑铭选择的专业并不相同,但总之,就算不接近也无所谓,本科阶段的课程,翻翻书一般也就能够理解了。
詹佑铭
“你知道我的专业是什么吗哦,我好像和你说过”
苏屿再一次点点头。
然后,詹佑铭的脑袋上就缓缓升起了几乎是代表着恐惧的问号和惊叹号。
他是看出来了,苏屿看着自己的神色是认真的。
苏屿,一个15岁的初中生,非常平静且认真地对他说,可以帮他补习大学本科的课程内容是这么个意思吧
在惊恐之间,詹佑铭下意识地就将自己课程中一个不太理解的点问了出来,想要证实一下自己的猜想,结果这个内容还真是苏屿所了解的,紧接着,詹佑铭就听见苏屿开始对他进行起了讲解
等听完苏屿讲的课,詹佑铭发现自己居然真的搞懂了这个之前自己所不能够理解的概念,詹佑铭这会儿整个人当即都觉得有些恍惚了起来,他觉得这绝对不是自己太大惊小怪,而是学霸的世界实在是太过离奇,让他这个智商上的普通人很难不受到冲击。
总之,当天的场地适应性练习结束之后,詹佑铭整个人都还是有些恍惚的,好在他恍惚归恍惚,在听从官方发令员的发令声进行起跑适应性训练时,他还是找回了自己的状态。
只是,在当天适应性训练结束之后,返回亚运村的詹佑铭在首日的适应性训练之后发的第一条微博并不是分享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