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松说,还真看不到有人在哪儿呢。
“哎,我眼睛不好使,刚还没看到呢。”
江逢秋连忙和婶子打招呼,低头看到了她放在脚边的布篮子,以及一沓沓厚厚的鞋垫子,也猜到她要去集市卖掉。
“你吃过了不”
一边说着,江逢秋一边把自己另外一个还没吃的馍馍作势递给王婶子。而对方又怎么可能真收呢,她连忙摆手“不用不用,真不用,我在家已经吃过了。”
两人说话期间,江逢秋听到了一阵清脆的铃铛声,知道是驴车来了。而婶子那时候也把地上的篮子挎了起来。
等驴车缓缓停在他们面前,江逢秋这才看清楚候后面板车上已经坐了一个中年男人了,还是一个熟人。
是之前来找过江逢秋的大队长。
“你们也去赶集啊”
大队长笑呵呵的和他们打个招呼。
婶子和江逢秋也都各自回应着。
“是哩是哩”
几句寒暄后,三人都坐上了毛驴身后的板车,各自把东西放在脚边。
而等他们几人坐稳,驴车的主人一面指挥毛驴,一面熟练的收着车钱。
寇松早就已经把两人份的钱准备好了,一个人五分的车钱,两个人就是一毛钱,要是回来也坐的话,钱还是一样的。
在驴车上,大队长又和江逢秋闲聊了几句,主要还是说起他之前那番很有思想觉悟,为集体着想的话,说对他真是刮目相看。
江逢秋被这么一说,都有些不好意思了,也跟着谦虚起来,连忙说哪里哪里。
而也是在这会儿闲聊中,江逢秋才知道了为什么后面不给他调插秧的活儿了,他以为是寇松说了什么。
结果不是。
原因是他插的秧苗没插好,好多秧苗都太深了,还得二次反工。
说到这里,大队长沉默了一会儿“小江同志啊,我知道你心是好的,也知道你想勤快点能为集体出力,这份精神的确值得表扬,但是”
意思就是我知道你很勤快,
但你先别勤快
江逢秋脸色有些讪讪的,心里突然冒出来一个问题,既然要反工,为什么他不知道,为什么也没有叫他去,到底是谁替他反工的呢
余光处看到一旁的寇松,江逢秋突然就明白替他反工的人是谁了。
这个问题的答案压根就不需要想,
除了寇松,还能有谁呢
江逢秋当时非常真心实意的和大队长道歉,对方却并不在意,摆摆手,表示这都没什么,还笑着说还得谢谢他呢,今年如果风调雨顺,收获能比去年还多呢。
“啊为什么是因为我”
江逢秋是真的疑惑了。
江逢秋重生以后是真的很努力很努力在干活,但可能是因为在这方面实在没什么天赋的关系,他依旧赶不上其他人,
不过这时,已经没人再说他什么了。
毕竟总是偷懒不干活和的确不怎么擅长干活,是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的两码事。
更何况江逢秋也不算什么都没干,以前他们所在的大队一直以来效率都赶不上别的大队,大队长去开会时不知道被说过多少次了。
但是今年的农忙时节,他们五队头一次在秧苗期结束之前完成的插秧的工作
而原因就是因为江逢秋不知道受了什么刺激,突然变得“特别勤快”起来了。虽然他吭哧吭哧在地里干半天,进度依旧缓慢,但起码人家的态度做的很好嘛。
眼看着这么个大懒鬼都如此手脚麻利起来了,队上其他几个平时里总是浑水摸鱼的主儿也跟着手脚麻利了不少。
哪怕是其他平时就不耍滑的社员,看江逢秋都这样了,手脚也就比往日里还要更快了。
这样一通忙碌下来,
可不就比去年效率高嘛。
队长解释完后,还很欣慰的拍了拍江逢秋的肩膀“我听你同小队的人说了,虽然不怎么达标,但你干活挺麻利的”
江逢秋“”
那会子驴车已经快到了,天色也比之前亮了一些,除了路上陆陆续续又上来了两位以外,江逢秋还看到路上有好些大爷大妈,估计是舍不得坐驴车,自己拿扁担跳着沉重的货物
就在他有些感慨时,听到一旁的大队长突然问了一句“小江同志,你是知青吧”
江逢秋“嗯。”
大队长“那你读到几年级”
江逢秋“读到中三。”
江逢秋记得他读书那会儿依旧还是九年制,意为五年小学,四年中学,后来的孩子们似乎是改成了十二年制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
他不太清楚,反正他那时候的确是九年制的,记得他那时候几乎差一年就可以毕业了,如果不是发生那样的事,他家里人连他以后去哪所大学都好了,结果
“那你不是你们那几个知青里文化最高的”大队长挺惊讶的,毕竟他们那儿普遍文化程度很低很低,能上个小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