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章(4 / 6)

大,又被宣传了出去,旧六国之地均有人来,可见宣传得很到位。

有才之士,只要有心,前往咸阳学宫报名,就能考进去。

如果考不进去哦,只能说金子总能发光的前提是金子,而非砂砾。

“对了,这么热的天气,我们工坊的工人们都辛苦了,每人拿一月的高温补贴,不管是哪个工坊,也不管是在咸阳、南阳郡还是陇西等地的工坊,工人均有管事也有”

赢今歌享受了之后,看着外面的夏日炎炎感慨幸亏我穿成公主,若我是贫苦老百姓一枚我定然要自杀回去了这么辛苦

然后,就想到了老百姓的辛苦,给自己工坊的工人们加工资,华安公主的大方,历来都让人感动。

嗯让黔首感动,比其他老财主们大方得多,我怎么也要进华安公主的工坊当工人。

老财主们也是落泪,你怎么搞这么高的工资,这让我们怎么招长工

可惜,又因为华安公主的身份,他们也不能来警告华安公主不能给他们这么高的工价,唯有勉强跟上去一点点

虽然对于自己的家产来说,那些小钱儿不足为道,可以说是平时掉在路上都可能不会下马车去捡的那种,可就是心里不舒坦。

可惜,时不我待

华安公主还十分过分用镜子、玻璃窗等一系列的贵价物品换走了他们的陈年老粮,平价抛售在各地,简直过分

强龙压不过地头蛇,难道华安公主不懂这句话吗一来到就拆了他们的市场可恶

想起了南阳张家,泗水那两家,三川郡的冯家他们的下场可都是被抄家了,什么财产都没有,人还被送去挖矿了

简直就是心狠手辣,做生意没有像她这么做的

带着忌惮,他们也只能够忍下来,最多就是在粮食这方面的利润稍微低了一些,准备在其他事情上挣回来。

比如衣物、布匹

至于其他商品,一般都是卖给其他有钱人家,贫苦人家别说买东西了,什么都靠自给自足,甚至还能自给自足的同时卖出去。

“香枝,叫陈谷和王成过来,我打算再建几个工坊”赢今歌吃腻了猪肉,想养鸡鸭鱼鹅鱼的话,可能需要水源充足。

但,鸡鸭鹅不用。

不过,如果是循环经济的话,将鱼塘建在鸡鸭鹅场似乎不错,能够充当肥料和饲料。

不过,咸阳引水不太方便,坐落于黄河之水挺远的地方,换个地方

多建几家,总有合适

陈谷和王成听说公主是吃腻了猪肉,想建几个鸡鸭鹅的工坊,完全赞成,“当然没问题,公主殿下建立的工坊,利国利民的大事儿”

“鸡鸭鹅养

成后,不管是卖出去还是培育下一代,给黔首们传授养成经验,都是好事儿一桩。”

赢今歌我真的单纯吃腻了。

“顺便再养个鱼场吧。”赢今歌吃吃猪肉和羊肉,都有些腻了,鸡鸭鹅不是没有,不过有时候在紧销的时节,不是这么容易买到。

也就黔首家里养了一些,还有些达官贵人在自己的郊外庄园、山庄等地养着,但这些都不出售。

赢今歌一大笔资金下去,工坊建立也要工人,到时候也招收工人。

黔首们可欢喜了。

最近,赢今歌发现边疆战绩步步飙升,都一年多了,怎么现在才勇猛起来

哦,看战报,原来是最近才开始使用火药为了追击匈奴王庭。

马匹三件套给予了他们冲锋的勇猛,铁器上的兵器足以让大秦干翻匈奴,重要的是火药的爆炸,让匈奴那边没有防备,从马到勇士都开始乱了起来。

绑起来后,能送去挖矿的挖矿,没有利用价值的直接杀掉

对此,咸阳都开始讨论起如果打下匈奴,该如何治理的方案。

赢今歌表示,这个问我啊我熟着呢

汉武帝刘彻座下的大汉双璧,不仅打退了匈奴,还直接打到了封狼居胥,那么大的地盘,大汉总不能够丢了吧

于是,朝堂上,赢今歌直接照抄了汉武帝的做法,概括下来差不多就是

1、招募居民,迁往充实边境。

2、掌握对夷狄政令的权力,在塞外设置属国。1

同时,又联想到了现代对西藏、新疆、蒙古等地的政策,不过,现代化武器碾压式的打击,又跟现在的国情不太一样。

赢今歌又综合的考量了一番,反正我说出来了,你们该讨论一下适不适合。

的确,对于赢今歌的这个建议,大家还是觉得可以实施,不过具体内容和细节应该细化一下。

关键是,得打下匈奴头曼,才能分化而治之。

赢今歌自然晓得治理匈奴归从是件特别艰难的事情,不然中国古代的朝代外患为什么都是匈奴

就连是大清,也保持着与蒙古联姻和亲又忌惮的关系

这一点,她只是站在历史的角度上,给予了各朝代的政策,合不合适现在的大秦,就该讨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