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这大秦全国三十六郡,指不定要三四年才回来。
要是始皇帝突然驾崩,他也可能赶不回来,赶回来了也指不定被人抢了位置。
现在始皇帝的操作,实在让人搞不懂。
“也说不定,当时泰山封禅,不就带着华安公主去了吗你看其他公主,有这么受宠吗就算是公子,不也只去了几个吗”郎中令笑了笑,猜测道。
“一个女子,怎么能压在我们头上这古往今来就没有过先例”太仆还是不满意,也没跟华安公主相处过,单纯觉得不合适。
“先例陛下开创的先例还少吗女子又怎么了宣太后不就做得很好吗”郎中令白了一眼,性别不是问题,当年要不是宣太后,他们大秦能这么昌盛
大秦能够积攒实力,最终一扫六合,宣太后也很多功绩所在,好吗
秦朝的重男轻女现象,不如后面几个朝代严重,支不支持,关键是利益所在罢了。
太仆不就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其他公子嘛
“这”一说起始皇帝开创的先例,最为诟病的莫过于郡县制,当时这么多人反对,始皇陛下也没打算退让。
反而是坚决的实行了这个政策,多少想着大秦一扫六合后能有封地的王室成员和功高的将领们失望
“陛下的决定,我们还能质疑不成而且,我觉得,华安公主也不是很差劲啊”功绩之多,又聪慧,虽然现在性子有些跳脱,可别忘了,华安公主现在才年仅十六呢。
谁又能保证,华安公主将来成熟稳重了,在陛下的教导下,不会成为另一个陛下呢
十三岁登基的陛下,隐忍八年,二十一岁亲政时雷厉风行的解决嫪毐、吕不韦、成蟜。
在始皇陛下亲政之前,谁又能看得出来,他有这等本事儿不过是藏拙罢了。
“不合礼仪规矩”周礼以嫡长子继承为制度,他们大秦
“只要能使得大秦更好,谁上位,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反正我没有女儿,好好办差,总能爬上去,别总是想着走捷径。”郎中令拍了拍太仆的肩膀。
“再说了,你的女儿,是妾,又不是正妻。”折腾这么多,反而把自己的前程给折腾没了,岂不更搞笑
跟着始皇陛下走,现阶段看来,没有什么问题,大秦这架战车更走得稳着呢
陛下现在着重于黔首民生,休养生息了
是的,在朝臣们看来,只不过是让世家商人承包修路,不算是徭役,就不能归之为动用民力,最多就是攻打匈奴而已。
匈奴自古以来都是他们中原大地的强敌,像打不死一样,一茬又一茬。
郎中令的想法,何尝不是其他人的想法呢以前若隐若现的在心里有个想法,现在是更加确定了这个想法罢了。
他们也要考虑家族的未来,比如,如果陛下真的打算培养华安公主为下一任继承者,我们该如何配合
华安公主没有明显不喜之人,哦,或许有一个儒家。
之前华安公主极力推举修路一事,儒家的人也是极力反对,导致华安公主在公主府与公子扶苏破口大骂的指责儒家假仁假义。
唯有典客徐德泽和廷尉李斯还算镇定,毕竟都在他们手下教导学习过,跟他们也算是有些关系。
和平相处的很愉快,李斯也不怕华安公主上位后,以儒家取代法家,或者其他学说取代法家的地位。
墨家不过就是修建工具的,农家是耕地的他们能像自己等人一样吗
大秦以法治国,这一点,华安公主说过,她也很赞成
唯有公子蒋闾和公子设很是不甘心,两人碰头,聚集在蒋闾的府上,“三哥,你说凭什么父王就只看得见今歌的存在”
“她不过是个女子,哪有女子为王的她也配吗”设也是跟着儒家学习已久,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这句话,他也很赞同。
“哼,我怎么知
道父王是怎么想的指不定是觉得华安有利用价值,没想过要将她立为我大秦的下一任继承人。”
公子蒋闾也很不满,他可以听扶苏的,因为这是他从小到大的观念,嫡长子继承制。
父王没有王后,只有长子,扶苏继承在大家看来,算是约定俗成之事。
凭什么华安公主赢今歌一跃而上,压过了扶苏,成为了父王最为宠爱信任之人
“真的”一听到公子蒋闾这话的设眼睛都亮了起来,对啊,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
“今歌学过什么什么都没学过,恐怕就只会写秦篆而已,她懂治国之道吗不过是些小聪明,如果不捧着她,万一她不干了呢”公子将闾那想法也是一闪而过。
可是,被蒋闾抓住了之后,越想越觉得有可能,对啊,父王以前都不宠爱今歌,怎么可能就在这么一两年的功夫,打算将大秦交给今歌了呢
“扶苏被教育了十几年甚至二十多年,培养出来的储君,怎么可能这么容易放弃”蒋闾一说,公子设亮起来的眼睛又稍微暗沉了些许。
不是今歌,就是扶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