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低垂,一下一下的转动着手中的佛珠串,沉默不语。
安书生冲着几位坐在椅子上的老人和中年男人俯身作揖,随后乖乖的跟着几个同龄人站在一起,默默听着长辈们争论。
他们这些人皆是前明的遗老遗少,有的是明末的官员,有的则是单纯看不惯异族当政、不愿意为清廷效力的隐世大儒。
安书生的祖父就是后者。
他听着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气愤的用手拍打着身侧的高脚小方桌,张口骂道
“那鞑子皇帝现在大张旗鼓的宣扬着他明日要去祭拜我大明洪武皇帝陵寝的消息,要让老夫看,他这就是纯属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想要借着这个机会将咱们这些心向大明的老头子给一网打尽呢”
“是啊是啊那鞑子皇帝如此高调行事,他不担心被那些白莲教的人给行刺了我觉得马老说的对,明日祭拜明孝陵的安排必然是那清
廷皇上同那曹家人一块设下的圈套他们就等着咱们这些人往里跳呢用心险恶之极令人不齿”
“唉,两位老哥哥说的话虽然有些道理,可老夫我啊,只想着倘若洪武老爷子和马皇后真的在天有灵瞧见明日有清朝皇帝来他陵寝前祭拜了,他们夫妻俩也不知道会不会气得从孝陵中蹦出来啊归根到底眼下的形势还是得怪洪武爷之后的那些大明君王们不争气啊,若是他们争气,唉”
三个老头子说的正上头,坐在他们仨身旁的俩中年男人似乎是听不惯了,一个圆脸短须的男人忍不住开口小声道
“马老、李老、王老,说句真心话,我觉得如今咱们这顶上的清朝皇帝其实还是做得挺不错的,你们生于明末,怀念明朝固然无可非议,可你们也不睁眼看看晚明都腐朽黑暗成什么样子了官员们贪污成风、宫里面的宦官干政,朱家的王爷们各个嘴里吃的流油,底层的小老百姓们饿的饿死,冻的冻死,内部农民起义不断,外面蒙古、沙俄虎视眈眈,要让我说清廷和蒙元还是有区别的,蒙元那是一丁点儿想要好好治理江山的样子都懒得做,起码这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前也是给明朝当官员的啊,在东北边将手下为大明稳固边防立下不少战功呢,太宗皇太极,顺治福临也是会用汉臣的明主,哪个王朝不出几代明君哪个王朝又不生几个渣滓咱们不能因为眼下是满人当政就蜷缩在这江南水乡里不动弹啊”
坐在他身旁的另一个长着国字脸的中年男人也端着杯茶幽幽道
“我觉得段兄说的话不错,咱们这些读书人不应该拘泥于顶上的皇帝究竟是哪门哪派的,只要他们心系百姓,治理江山时能让百姓们过上安宁的好日子,咱们就应该去参加科举努力成为官员为百姓们做事。”
“爹,安老,李老,王老,早些年咱们也不是没有反抗过清廷,但是各位叔伯们,你们也瞧见结果了。”
“二十多年前,那平西王吴三桂举旗起事时,我就不太看好这个藩王,奉劝过诸位叔伯们要谨慎行事,莫要被当成枪使了。你们嘴上答应的好好的,可行动上却是怎么办的”
国字脸男人放下手中的茶盏从椅子上站起来,脸色涨红的摊着双手激动道
“你们一听到吴三桂高呼出来反清复明的口号,呼啦一下子头脑一热,拿钱拿物、砸锅卖铁地去支援他了,选择性忽略当初清军就是被吴三桂引入关的,那南明的小明王就是吴三桂拿着弓弦给活生生勒死的这人先是背叛了明廷投靠清廷,转而瞧见清廷不愿意让他在南边当土皇帝了,又转头拉拢另外俩藩王、暗地里拉上宝岛上的郑氏家族一块对付清廷,这种两面三刀的做派,完全就是为了自己一家一姓的利益在闹,可笑的是你们还觉得这人心中真的有明朝的君王,心心念念着想要看到吴三桂胜利那一刻,明朝断掉的国祚能够再续起来,最终呢你们也瞧见了那吴三桂眼看着胜利无望,直接就登基为帝,国号还反手定成了吴周这周字我是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横看竖看都瞧不出来哪点与明长的一
样了”
李老、王老被中年男人的话怼的嘴巴颤抖说出来话,马老则直接aaadquo唰▇▇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的一下从椅子上站起来,颤颤巍巍的举起右手里的拐杖就照着自己不省心的儿子打去,边打边骂道
“你个忘祖的混账玩意儿你今个儿怎么还调转枪头对那鞑子皇帝说好话了你让我们几个老家伙睁眼看晚明的腐朽与黑暗,你怎么不用你那一双招子瞧瞧清廷这两年办的都是什么破事儿”
马老边说边一气之下抬手拽掉自己缠在脑袋上的黑布,指着自己半个光溜溜的脑门,气愤地辱骂道
“那些从白山黑水里走出来只会挖草药、打猎的蛮子们懂什么诗书礼教知道何为儒学经典”
“他们不懂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嘛野蛮的推行剃发令让咱们汉家男儿们各个脑袋后缀着根大辫子,用这种难看至极的发型来生生恶心我们蛮子的那些女子们也是不懂得脚大脸丑的道理,各个不知羞女子缠足是咱们汉家女子遵循几百年的风俗习惯,蛮子们一入关那老太后就让那蛮子小皇帝下放脚令,如今这康熙直接把咱们女子缠脚的规矩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