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1 章(3 / 5)

家就剩下他一人老不死的云亭侯不算,外祖家什么事都由着他。再者,他是赵凛带大的,他在想,若是他要入赘,霍家没人会反对。

很快霍星河震惊了他在想什么他怎么会有这种想法,他不是一直把宝丫当妹妹吗

意识到自己的思想不太对劲后,他整个人都不好了。招呼也没打,逃也似的从后门跳出了赵府。

他需要静一静

何春生眸色晦暗的扫了一眼他逃跑的背影,然后转出屏风沿着原路继续回到赵宝丫的院子,等到用午饭时又继续在赵府用了午饭,直到他娘从何记回来,才回了家。苏玉娘带了许多账本回来,他也不打搅,就坐在她身边帮忙烤火添碳斟茶。

等苏玉娘忙完,他才郑重道“娘,我有一个问题要问你,你要如实告知我。”

苏玉娘难得见他这样郑重,于是也郑重起来,把账本一合,看向他“你说,我听着呢。”

何春生“如果我要入赘赵叔叔家,您同意吗”

苏玉娘安静了几息,突然笑出声“我当你要问什么严肃的问题呢我同不同意你都自己决定了,还来问我做什么”

何春生眸色压了压“可是,我还是想问一下。”

苏玉娘收了笑,温声道“有情人终成眷属我为何要反对”她伸手拍拍自家儿子的手“我和你爹在一起甚为艰难,我只想我儿子得偿所愿,你爹一定也是这个想法。”

何春生挑眉“娘不怕何家后继无人”

苏玉娘很是开明“古往今来有多少家族、姓氏没了谁能保证百年后、千年后大业还存在我在意这个做什么,为了所为的香火断送你的幸福不值当,而且不是还有你大伯吗让他们再努努力就好了。”说完,她又笑着问“现在关键是,宝丫是什么想法,她对你有意吗

何春生轻咳一声“正在努力。”

苏玉娘起身“那你加油吧,好了,陪着我熬了许久你也累了,回去歇息吧。”

何春生跟着起身,同她道了晚安才睡下。

室内一片静谧,月华透过轩窗在榻上铺出一片霜色,院子里积雪正在消融。

大年初六,京都内外的人渐渐多了起来,长街古道上到处是提前赶来的书生。

正月十五,何记酒楼要举办大型赛诗会,并且彩头是赵家姑娘珍藏的一颗夜明珠的消息不胫而走。外来的书生开始只以为这是一场寻常的诗会,直到听说这诗会是赵首辅牵的头,又听京都人念叨了几句。才知道这诗会不是普通的诗会,而是赵首辅在为他唯一的掌上明珠选婿。

明珠即明珠。

得到彩头夜明珠的人很可能会成为赵首辅的乘龙快婿。

而且,这个诗会居然没有任何参赛限制。

要知道,如今大业赵首辅一人大权独揽。如果能成为他的东床快婿,将来必定平步青云,这可比科考来得容易。

一时间报名的人几乎挤破何记的门槛

当然,这都是这群人的臆想。

赵凛的意思是,先把所有人吸引来,然后让他家姑娘在楼上慢慢挑选。可没说这诗会是挑女婿的,更没说得了头彩的人就能娶他女儿。

而赵宝丫也是想把所有的人都吸引过来,然后让春生哥哥和星河哥哥挨个去看他们的后脑勺。

务必把那个人找出来。

霍星河心里悲催极了他文采不行,诗会是参加不了了,还得帮忙看无数个一模一样的后脑勺

确定了,他以后最讨厌的就是后脑勺和卤水鸡蛋了

何春生倒没什么意见,还主动道“不若我也参加吧,正好测试一下这些人的文采水平和人品。”

赵宝丫眉眼弯弯,真心道“春生哥哥,你真好”

何春生随口道“那若是我赢了你的彩头,日后答应我一个要求可好”

“好啊。”赵宝丫觉得春生哥哥这么好,肯定不会为难自己的。

两人都笑得甚是开心。

正月十五,花灯节那日京都的大小街道人潮如织,小摊贩的叫卖声络绎不绝。其中犹以南街的何记酒楼前聚集的人最多。

小皇帝和六公主也听说了这次诗会,偷偷打扮成寻常的贵家姐弟由暗卫护送到了何记。人多眼杂,赵凛担心出事,特意调派了整支千机营的士兵过来守住住何记酒楼正门口。除却楼上雅间观看的京都贵人,楼下书生一律要到门口的登记处报名核实身份才准进入酒楼。

赵凛安排了二楼视野最好的雅间,小皇帝、六公主和赵宝丫二人,人手一只千里眼,趴在侧开的窗口朝下看。

二楼也有不少官家内眷站在栏杆上朝下看,一盏巨大的琉璃宫灯从二楼楼顶倒挂而下,二楼每个栏杆上垂挂着各式各样漂亮的灯笼。挤进来的数千民书生仰头朝上看,眼里尽是

欣赏和赞叹之色。

一声铜锣响,苏玉娘出现在大堂中央的临时搭建的高台之上,开始宣读诗会规矩。

“欢迎诸位莅临何记酒楼举办的上元节诗会,本次诗会规则,先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