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及投降派都不同意,为何
1城收复外患角在,且城内百姓安抚、城镇恢复、行军作战皆是大笔资金,钱从何来
2收城打点战线拉得太长,这种打法下朝廷只能无限倚重武力,诸将乘战胜之势拥兵自重,凌驾群权之上怎么办
特别是岳飞要威望有威望,要兵有兵,要钱有钱,要地盘有地盘,上一个这样的是谁
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说来说去都怪朕是吗
赵氏儿孙没胆他有胆,他能杯酒释兵权,平平稳稳地把军权拢在手里,是因他能打天下。
其他人呢能打吗唯一能打的还是死
岳飞的打法好吗
好,但朝廷不放心。
赵构的担心是不是很有道理
真的有道理吗哪来的道理
他是皇帝,皇帝乃国家意志所在,一举一动都代表国家方向。
唐太宗等帝王把个人与国家利益绑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赵构是自己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
这场战役胜了吗
胜了,正是这场战役让金军彻底放弃灭亡南宋,因为打不赢。
那宋骨头硬了吗
不仅没有,甚至把腰躬得更低
天幕砸下臣构言三字,看得历代君臣眼前一黑,真称臣了
金拿宋无可奈何为什么不能体面议和
赵煦咬牙下令“给朕打,狠狠地打”
年轻的赵佶关本王何事本王冤啊
以和换时间蓄力没问题,但议和并不代表要自废武功成为废人。
如果说赵构收军权,任命张俊与韩世忠为枢密使、岳飞为枢密副使,又把他们的官兵划入三省、枢密院,让将有领军之权没调兵权力,是正常政治手段。
那么答应秦桧持议和自重,不罢秦桧相位、杀岳飞就是在自废武功。
对于有威胁的人或物,金国一向是要么拉拢要么杀害,比如郭药师,不投金便逼宋交人,投金给予荣华富贵,总之不是自己人便杀。
岳飞跟郭药师不同,他是赵构一手拉起来的嫡系大将,他不会降金只会抗金。
所以岳飞必须死。
那个期待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汉子必须死,不死金不安。
相反秦桧能为金牟取利益,那就剥夺赵构罢相权,确保相权不可动摇
李世民瞪大了眼杀了
能臣不听话可敲打可撤职,甚至当众让其反省,再不行可不用,怎么能杀
江山未定诛能臣岂不是向天下表示帝王无容
人之心
而且秦桧此人定会挟虏势以要君,不如留岳飞制衡秦桧,如此保帝王权柄不失,怎么能杀了呢
他脸皱成一团,实在没想明白岳飞为什么会死,就算要收军权也不该向自己的嫡系部队下手。
这算什么自己杀自己
天幕语气纠结宋朝像是陷在圈里出不来,维持宋运转的制度让宋永远都出不了沼泽,赵构信任过岳飞吗
信任过,他曾亲写精忠岳飞军旗激励岳飞,又曾想把全国七分之五的兵力交给岳飞,直言中兴之事,朕一以委卿,但在祖宗示范下、朝臣反对,及自身怯懦自私下,最终还是与秦桧一起杀岳飞求和。
岳飞死前仍寄天恩高喊天日昭昭。
可惜天理昭昭抵不过一句莫须有
一句莫须让赵构获得风波亭大捷,把南渡唯一的进攻型将帅摁死。
一句莫须有把韩世忠闭门谢客不再问世。
一句莫须有成为金诱宋将投降范例,一句莫须有让从此南宋诸将变身持重,离远在百里之外指挥打仗,坚决不冒头。
莫须有带来的结果是宋把自身命运挂在金身上。
金主和宋就能议和,金主战宋只能被迫迎战,完全是一生皆由金,半点不由宋,没了边防主权的国家,跟拔了毛的凤凰没区别
你不要大将给朕啊
刘彻心中大喊朕缺大将啊进攻性大将多好
气人
他一巴掌拍在大腿上“战国赵王杀李牧是中了秦离间计,而宋帝是自断臂膀,也太短视了。”
想到好好的将领这么被冤死,刘彻就心痛难忍他真的缺将啊
岳飞曾怒问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陆游更是期盼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他们解恨收到喜讯了吗
都没有
刘彻把天幕上的满江红念出声“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谈笑渴饮匈奴血”忍不住腾身而起“说得好,好男儿不外如是。”
好词啊好词,看得人热血沸腾,然后他更心痛了好吗
他的大将啊岳飞你怎么就不是汉将呢
相比刘彻的心痛,苏轼全身心都放在陆游全诗上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