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7 章 宋朝10(3 / 4)

不屑,有些诧异道“宋以诏书交往金并无不可,凭宋细作能力估计不知金对辽态度,表面上看宋为辽兄长,以上对下给臣子诏书没错。”

只是宋不该派低阶武官,趁此机会换几个机灵的摸摸金人底子多好

实际上阿骨打根本没接受册封,因为辽没有按规矩称金为兄,阿骨打直接拒绝

天幕语气非常无语宋想结盟女真人,却抱有上国态度,想要以对方为枪却怠慢对方,明明知道对方实力又轻视对方,宋到底怎么想的

要知道宋辽在签订海上之盟前,完颜阿骨打干了一件事

他邀请宋使节赵良嗣和辽国使臣萧习泥烈,一起登上辽上京的牛背山看金攻打上京的经过。

让萧习泥烈看自己国家怎么被打的,这种政治手腕,高出宋辽几个境界

秦始皇a刘彻a李世民a朱元璋眼一亮这招高明,一招镇两国

正是阿骨打亮了肌肉,宋才决定要与金结盟攻辽。

除此之外高丽人也曾特意告诉宋女真是虎狼之国,高丽全国都在做战争准备,宗主国与女真交往千万小心。

面对金摆出的实力宋不仅没正视不提,内部对于主和还是主战也非常游移不定

秦始皇收回目光问扶苏“你怎么看”

扶苏微怔连忙走出人群道“维持合纵连横利宋。”

宋无能力也无力量北伐,统一天下是遥远梦想,既然如此不如学战国时期,合纵连横保持并立以图来日。

说不定那天宋出现秦孝公、秦昭襄王,有了累积才能让陛下鲸吞六合,一统天下。

秦始皇点点头,不错,没一股脑想着仁义,而是开始考虑大局,虽然期待宋出孝公想法很幼稚,但与之前相比已有进步

神迹佑大秦,大秦传世有望

宋朝堂上

主和派既然用土地换百年和平,那就别再想着夺回土地给百姓增加负担,安生地跟辽一起把日子过好比什么都重要。

宋徽宗你说得对,给你加官

主战派陛下别忘了祖宗之言,若陛下能得幽云十六州,那陛下圣威远超先祖。

宋徽宗你说得对,咱们得打

赵匡胤a赵光义a赵煦心中杀气沸腾老子要打人

不管怎么样宋想灭辽的心占据上风,或许是内部对外不统一加上对金的轻视,在签订盟约时出现些疏漏,宋想要燕云十六州,但宋徽宗御笔写的是燕京并所管州城自古为汉地。

燕云十六州和燕京并所管州城的区别,相当于原本想买箱苹果,结果只买回一颗苹果

秦始皇a刘彻a李世民a赵匡胤

刚叫宁郡王赵佶入朝的赵煦僵着脸问章惇“朕听错了”

同样僵着脸的章惇“臣正值壮年。”

臣耳不聋,眼不瞎看得清听得明。

赵煦a章惇震惊不信这是什么事难道有人从中作梗一定是旧党阴谋,对没错,肯定是旧党阴谋。

金凭错处拿住宋廷,宋想要重新补充协议金根本不理,爱结不结拉倒。

最后盟约规定两国共同夹攻辽,金打辽中京,宋攻燕京,事成以后燕京归宋所有,除此之外宋再送岁赐五十万两

程咬金大惊不解你们不是看不起金吗为什么还要送钱给它

李世民亦是疑惑难道宋的喜好是对外撒钱难怪后世想做宋邻居,换他也想。

长孙无忌a房玄龄啊他们没见过宋这类国家,战国时期宋讲究礼仪待人,难道后世宋继承了其精神

两年后即宣和四年,宋金攻辽,当时辽天祚帝已逃入夹山,耶律淳被拥立为天锡皇帝支撑残局,辽国日落西山不复往日雄风。

趁此机会宋以童贯、蔡攸为主帅,种师道、杨可世为辅助将领,率十五万大军进攻辽国。

然后然后宋军大败

不等历代君臣有所反应,天幕压着声音道辽在亡国前把宋的揍了一顿,成功把宋对辽的阴影勾出,于是宋徽宗急召大军班师再议。

为何大败

因宋河北边防百年未遇干戈,驻军骄惰战备松弛得根本指望不上,怪谁

怪北地汉民见王师北伐,不仅不愿相助还不箪食壶浆出,又怪种师道、杨世可等出征将领。

反正主帅没错误童贯是心腹之臣不能有错

苏轼发生灵魂质问“他怎么封王的为何不遵祖制让文官作战”

接祖宗家法出征当设文官监军,宋徽宗为何不遵祖宗之制

听到祖宗之制,年轻的章惇恼怒地甩开他文官败战还少了

失败时怎么不怪祖宗之制了

当年七月金准备再次攻打宋,怕宋先攻入燕京不认账失去谈好的五十万两,金特意遣人到宋约定出兵时期。

金国担心你们别冲太快,等等我们。

宋朝点头不会不会你放心,就凭我们这仨瓜俩枣的兵力,我们不敢动不敢动。

第二次北伐还是童贯做主帅,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