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5 章 宋朝8(6 / 7)

画得再好也没用

看着再次出现的图书管理员,李世民深切感受到后人对他喜爱,要做到何种功绩才能受民众如此欢迎

他提笔亲自把路线决定以后,执行路线的干部就成了关键记下。

话虽短却含大道理,他甚至能从短短十八字中找到御下之法。

若是能李世民心中遗憾地叹了口气“若能与他把臂同游,共聊天下该多好”

他恨铁不成钢地看来天幕一眼后人你老讲宋做什么

讲讲你家图书管理员啊

天幕轻叹他在改革上执拗不悔,谁说谁劝都不听,同时他对改革性质却抱有天真,他希望通过和平的方式让各阶层接受改革,缓和社会矛盾。

但是阶级斗争从来都是你死我活,改革改革都是提着脑袋干活,只有背叛阶级的个人,没有背叛利益的阶级。

即使你想他温情脉脉,也要看对方愿不愿意

只有背叛阶级的个人,没有背叛利益的阶级。

朱元璋低头嚼着这句话,越想越觉得有理,不禁把大腿一拍大嚷出声“人才,这话说得实在精妙”

难怪往日里他老觉得有些老伙计变了,变得不像以前,他直道人心易变。

没想到结症在这

唉,他手指不不停地比划,以前他老朱小时候想到是

吃饱穿暖,后来从军了整日淋风节雨,想要的是领军出征,现在做皇上了想的是朱家万万年。

为朱家传承他才会对老臣下手因为他不能背叛他的皇位。

一时间缠在他心中的忧结散开了去,未来中他赶杀臣子是因他不能对不起自己的阶层,嗯,没错就是这样。

要是田羽知道朱重八是这么理解阶级之说,只会狠狠地给他一个中指你能耐

保守派是天然维护自身利益、祖宗家法,那改革派呢

没看到获利群体拥簇在他身边,王安石到最后几乎孤立朝中,上没有官僚声援,下没有新生利益体拥护,改革改革,不能做孤胆英雄。

你变法富国但没好处谁会长期支持你

宋神宗吗

宋神对王安石算是支持,但不全身心支持。

变法期间王安石数次想要辞职不干,甚至当众指出宋神宗对变法事业的不坚定

臣已说数十万言,陛下仍有疑虑,若他日有异论时,天下还有什么事能做成功

其实宋神宗变法之烈是宋历代首次,宋无成功案例可寻,所以在变法之中他不信自己判断,对变法改革之事没有必胜的决心。

所以他看到流民图时,怯于前行罢王安石相位,妥协了

除宋君臣还在关注天幕讲述外,其他君臣皆把注意力放到后世犀利之言上。

公孙弘捻须叹道“后人说得也太过直白。”

阶级斗争从来都是你死我活,这话说得准确,但却失去了分寸于事不美。

霍去病疑惑“难道后人说得不对”

公孙弘捻须的手一僵,当然对,但人情往来总要留三分余地才是。

你看看他说的什么

改革改革都是提着脑袋干活,能说的如此直白吗

合该委婉点才是。

霍去病两眼一番“你要不评评只有背叛阶级的个人,没有背叛利益的阶级这话。”

公孙弘把头一低,这句真言他不敢妄自断,他身为人臣当尊臣子之礼。

那怕他认为这句话说得很对。

而董仲舒却是毫不在意君臣之礼物,浑身哆嗦双目赤红激动不已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他终于知道他儒家为何败了,他们想给帝王权柄打造一个笼子,限制君王随心使权之力,但他们又怎么能关得了呢

士大夫的权力来自于君王,他想削减君王权柄,因君权获利的人答应吗

得到权力的士大夫还是纯粹的儒家士大夫吗

他心中无声大笑,眼角沁出几滴泪没入鬓角他永远都不能把君权关进笼子里,他不能,宋朝儒家也不能。

君权专制就是怪物,怪物

儒家大同世界永远不可能实现

王安石变法错了吗

没错,宋朝特殊情况让他没办法走传统农业变法,而是另寻途径走经济改革,它的核心是民

不加赋税而国有饶,他想用经济手段掩盖政治问题,但只能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政治问题不解决,经济再强也没用,他的青苗法可以对应农业银行,市易法能归到商业银行范畴,他的改革理论适合工业和商品社会下的经济,宋朝虽有资本主义萌芽,但它归根到底还是农业社会。

半折的时间和半折的兴利方式,只让王安石做到蓝图的一半,不加赋而国用饶,他做到了国用饶;富国强兵,他做到了富国。

但富国的代价却是破坏了宋原有的经济结构

天幕轻叹田主豪商财富被刮,百姓在人为扭曲的制度下受到压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