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1 章 宋朝4(2 / 6)

,并告知程德玄,他出于何目的要掐算一国大事

以上是主要配角介绍,那么主角呢

被后世称为赵光义的宋太宗,实际上的赵炅脸色阴沉可怖,他本名叫匡义,因避二哥匡胤改名光义,自他即位后直接改名为炅。

炅,有明亮、火光之意,他改名意是向天下报心中志向,要让宋国如火焰升腾,而现在现在后人还叫他赵光义

他哪里不如他哥后人要这么糟蹋他

赵炅双手发颤,眸子里浓郁的杀气刺得群臣浑身一个激灵,心中不断哀叫苦也苦也,帝王私事是他们能听的吗

威压之下吕端出列大

喝“陛下继位是国典正统符合天地礼仪,无知小儿当我等是庙里木头不成”

有了人做前锋打破殿内凝重气氛,其他大臣一一皆上,从礼仪到风俗,不管能不能传至神迹处,至少殿内人气活跃起来。

赵匡胤崩得毫无征兆,我们怀疑他可能是脑溢血猝死,但猝死事小他没安排后事是大,到底谁继承位成了千古谜团。

但我们从他去世的同年的操作或许可得出一二

提出迁都赵匡胤想把都城迁到洛阳以安天下。

同时又让长子赵德昭替换下赵光义迎接吴赵王,并一反常态开始培养能力让其参政。

而赵光义呢

他继位有合法性,宋承五代,五代十国父子互杀、兄弟阋墙,宗室灭门难掩血腥,所以近百年内几乎没有立太子的举动。

如何分辨谁是太子

看他是否晋身之道京都府尹亲王新王尹京太子。

五代十国中多以皇室成员任京都府尹作为储君标志,而赵光义的官身恰恰又符合时代特色;

况且前期赵匡胤为封他为晋王,甚至废掉了赵普

赵匡胤震惊我废赵普了

赵普震惊我被废了

同时他又有几大正统缺陷

1没遗诏是的赵光义即位缺乏合法文书,也就是太祖遗诏,没有这份遗诏权力就没有正常交接手续,也没有新帝即位通行之法;

2赵家人死得蹊跷仅仅六年时间,赵家两代人死的死,疯的疯;

赵德昭听到叔叔说待汝自为之,赏未晚也,面对这句毫不掩饰的猜忌,回家自杀

赵德芳史书称寝疾薨,23岁的年轻人睡着睡着人没了,好奇怪哟

赵廷美被诬陷谋反,贬为涪陵县公,之后又贬到房州,郁郁而终;

赵光义长子赵元佐跟赵廷美感情很好,为叔求情,结果疯啦,疯啦最后被软禁啦,被软禁啦

天幕顿了顿补充道他的结局跟雍正三儿弘时有些相似,都跟叔叔亲结果一个求情疯了,一个被过继丧失帝王争夺权忧郁而亡,嗯,差不多一个套路

到底是做皇帝的,听到五代继位传统后,李世民瞬间明白宋太祖迁都心思。

从地势上看开封四临平原无峻山做屏障,北面辽国南下可直捣龙城,并且能节省大量兵力钱粮,与本国不利。

从国家层面看大唐各皆有钱粮储存,若京师沦陷,天子可依仗地方钱粮收复帝国中心。

但宋朝不行

宋朝实行强干弱枝计划,将天下钱粮全部运转至京师,如此一来京师富有地方穷,各地不得不依附朝廷拨款行政,宋廷也借此控制各方。

但此举有致命缺点一旦京师沦陷宋即亡国。

从继承人看宋太宗为开封尹府,迁都至洛阳那宋太宗还有资本争帝位吗

开封都不是京

师了,也不符合五代十国继承传统,既不符合皇储传统,那么赵光义顶天也只能做晋王了。

李世民低头翻阅着天幕语言,突然发现迁都、培养赵长子都是发生在宋太祖殡天那年

是巧合还是狗急跳墙

他厌恶地扔下册子,行阴谋诡计之辈,朕羞与他同为太宗

并且古人认为赵匡胤是被赵光义下毒暴崩的。

因为赵光义在传说是有前科的

蜀国主孟昶是他下毒暴卒,南唐国主李煜也是被他下牵机药毒死,总之赵光义是个用毒高手

这种正史野史加上诡异时间线,把真相半藏半露引人好奇

不管怎么说赵光义杀兄证据确实没有,但赵匡胤去世不久,司天监苗昌裔就曾进言太祖之后当再有天下,然后三百多名天文相术之士统统被发配到沙门岛吃沙。

但发配没用,这句话被广泛流传于两宋,哪怕赵光义同年下令全国禁止天文、阴阳、卜相之书,有私习者斩首也止不住世人议论探测。

结果这话传来传去,传到北宋自己都认为太宗地位有问题

赵炅赵光义喉间一甜,一口血没忍住,当场喷了出来,急得群臣大乱,纷纷围上去叫唤太医,即使无法凑近也做出悲痛跌倒状,总之是捂住耳朵转开看,就是不看天幕不想听

只要我忘得快,天幕之言就追不上我

事实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