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1 章 各行祖师ll(4 / 5)

料工本太过昂贵,色料必须用瓷器、丝绸、茶叶交换中亚苏麻离青料,才能烧出亮丽幽蓝的青花瓷。

而民窑所制的青花瓷色料主要是国产,因此其颜色暗于御制,而明青花官窑则采用新疆回青色料,烧制出的青花瓷蓝色偏紫,与元青花有所不同。

加上瓷器存量关系,目前元青花瓷拍卖价要比明青花瓷更为昂贵。

天幕好奇不知柴窑瓷器和元青花成本谁更昂贵

哪类瓷器更值钱李隆基不知,但他能确认的是青花不受唐喜爱。

原因很简单,青花瓷不符合大唐审美

他在御座里撑头点评宋瓷太过含蓄内敛,青花太过单调,还是他大唐器物更为鲜明丰富唔,让人按宋法唐彩烧制,不知会何等惊艳

明民间

而明民间窑厂却是满心不服,他们青花瓷所用钻料,皆从云南运转而来,其料虽不如苏麻青离,但他所购色料价格亦是不菲,一石石矿102斤值银42两,每石得色料525斤,算下来一斤色料约同一旦大米。

最重要的是朝廷不允许民间用海外色料啊

如此一来其质怎么比得上官窑

青花瓷之所以能在元盛行,是因元贯穿东西,其文化受中亚影响,元廷统治者偏向白蓝之色,甚至连宫殿也要以蓝白为主,如元朝兴圣殿、延华阁就大量采用白瓷瓦、蓝色琉璃瓦做殿顶。

同时中亚等地因伊思兰教盛行,波斯、阿拉伯人形成白衣为吉,青衣为丧服的民俗,让青花瓷大行中东等地,甚至在葬礼仪中陶瓷器具非青花瓷不用。

所以如今全球出土的元外销瓷能看出东南亚以青瓷为主,而伊思兰地区以元青花瓷为主。

这也是为何05年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能以23亿人民币拍出的原因外销瓷以海外审美为主,而国内青花瓷色料不及官窑,制出颜色亮丽不足。

而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是当时少有的华夏历史人物定制品,因此才独显价值

忽必烈没心情听长生天讲述大元尚色,他按不住心中烦躁,一拳打在桌上,将桌上御制青瓷茶壶给震落在地,摔了个粉碎。

大元大元国祚不长

长生天虽蔽明太祖名讳,但他从天幕语数中推出大元国祚传代

柴窑瓷因存世短被历代文人推崇,汝窑开窑少被捧至天价,那元青花瓷呢

全世界仅余千件

他大元御瓷在稀少也不会仅余千

件传世,唯一能解释的是他大元国祚有限

忽必烈眼眸晦暗地望着天幕长生天,你虔诚的子民求你指出大元生路

明朝时外销瓷器达到巅峰,但海外贸易需求和明廷政治需求却是截然相反,明廷贸易承元制,禁民间海上贸易,诸国只能以朝贡之名行贸易之事。

所以明贸易中政治意义高于经济意义,而对海外诸国而言,经济意义高于政治意义,政治管辖经济的下场只能是明廷关海禁

明廷开海禁

明廷关海禁

总之宣德朱瞻基之后,明廷的朝贡贸易就开始萎缩,到万历时期官窑囤积一堆次等官窑瓷器无法处置。

发展到最后朝廷甚至想把次等官窑发给官员当俸禄。

来来来,领工资了,各位官员你们看这盘子像不像后人老板画的饼是不是看起来很有饱腹感

可惜明朝官员不想吃盘子饼,只想要正经俸禄,最后作罢

朝廷想保持政治意义,但官员、沿海贾商不愿啊,当时明青花白瓷交易价格多少

盘五百贯个;

碗一百贯个;

瓶五百贯个;

而豆青瓷器价格呢

盘一百五十贯个;

碗一百贯个;

瓶每个一百五十贯个;

这是什么

钱啊

白花花的钱放在眼前,就算你朝廷要禁海我也要干

当神迹铺满天际时,朱厚熜嘉靖就打发了奴仆独自站在殿前聆听后人讲述,当他听到天幕最后一句时脸色突变江南官绅瞒他

这些年他凭大礼仪立起帝王威严,将杨延和那老匹夫赶出朝堂,但想要将朝廷攥在手心何其艰难,他数次想南巡却被阻,而现地朱厚熜望着天幕露出一抹寒气四溢的笑原来如此

尔等吞朕的钱肥自己身,真是好大胆

所以明代海上贸易线路扩张得比宋元还广,仅广州港口就有三条线路

1广州澳门东海黄海长崎日本;

2广州澳门菲律宾马尼拉港圣贝纳迪诺海峡墨西哥;

3广州澳门果阿官屿留今马尔代夫群岛一带或沿果阿亚丁湾葛儿得风今索马里瓜尔达富伊好望角里斯本欧洲。

注第三条线路沿着非洲大陆绕行一圈,最后到达欧洲

陶瓷贸易在宋元明时是片蓝海市场,宋是鼓励民间行海外贸易,元朝虽以朝贡之名行贸易之事,但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