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相聚,扑蝶为戏,还会用彩绸和五色纸剪成花幡,庆贺花王生日。
这么有趣的花朝节后人竟不过
真可惜。
但三月上巳日并未确认具体,汉朝为了统一把时间定在了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
同时庆祝节日除祭祀外,把重点放在爱情蒙动上男女踏青游乐,变相的相亲大会
汉
因神曲而狼狈的刘彻恼道“阴阳交合乃古之正理,男女踏青游乐哪里不对”
大汉人口甚少,朝廷鼓励成婚生子有错吗
没有,为此他还命人将踏青之景刻于砖上,亲身提倡游乐之风,让尔等后人千百年可见汉习俗之风,难道不对
到魏晋时期把上祀节日期定为三月三,一直延续至今。
因魏晋时期经济聚上层,过节日过得最欢的是贵族文人。
并把快活的方式升级来来来,曲水流觞走起
高歌一曲作诗一首,谈玄感悟人生是多么美好
嗯王羲之的上祀节就是描写的三月三节日场景
永和九年三月上旬,我们在会稽郡山的阴城兰亭做禊事。
老的少年轻的都在这,这里有高峰有树林还有竹子,正是行曲水流觞好时机
虽然没得音乐,但是我们有诗有酒,足够了
喝了酒畅想人生,死生毕竟是件大事,想想古人感叹人生就过去了。
以上是重庆话版不负责翻译,这篇兰亭序价值不在于内容,而是行书的艺术性。
随性书写的序帖,连王羲之本人都难以复写字迹,所以世间
兰亭序仅一一本。
人人为它痴迷癫狂,唐太宗深爱它44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无数文人帝王临摹它,乾隆甚至在兰亭序褚遂良本上疯狂啪啪啪
天幕上一张满是印章的兰亭序出现在众人面前眼前这就是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
唐初群臣齐刷刷地望向褚遂良“你临摹的”
褚遂良我怎么知道
并且乾隆为什么要这样对他全是印章好看吗
深爱兰亭序的唐太宗气冷抖即使它是复本,你乾隆为何要这么待他
真正的兰亭序他要带着陪葬
天幕把话题拉回正题;到了唐代,上巳节打的就是一个与民同乐,皇帝百官在河中祓禊,临水宴饮,百姓踏青聚会。
踏青的同时也是男女交流好时节,杜甫的丽人行诗句对此盛况有过描写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天幕感叹如果能跟长安小姐姐一起踏青,那我是个多么快乐的女孩
唐朝所有小姐姐来呀快活呀,一起享受大把时光
而其他朝代小姐姐则是不满,历代就大唐女郎肌腻有骨肉同是女子她们就差了
可看到天幕上放出的丽人行舞蹈,舞姿端庄又优雅,脱衣那段破茧成蝶的舞姿
无人女郎咬牙不服唐人女子似乎真的好美。
她们趁院内无人,试着学丽人甩手折腰舞姿,发现身上服饰根本显不出身段,顿时泄气原是她们不配
不,不是她们不配,是世人让她们藏在层层布料中不见天日,将此名为妇德
到了宋朝行内敛之风,当众相亲不雅,于是上巳节在汉族消失不见,隆重过节的是壮族、苗族等少数民族。
要是上巳节能传到现在,说不定咱们还能多得一天假
壮族、黎族过三月三,他们都连放三天,加上清明节及周末可能连休七天,七天
秦始皇怨念
刘彻接上好重的怨念。
李世民好奇后人很少放假吗
朱元璋振振有词放什么假朝廷那么多活干完了吗
虽然上巳节消失不见,但是习俗还是传了下来。
三月三地菜当灵丹,所以要用荠菜煮鸡蛋,给小孩子挂网兜装鸡蛋;
而西南地区不吃鸡蛋吃蒿子粑粑;家里有小孩的要敬娘娘,祈求孩童健康成长。
河南等地会举行庙会,传说王母娘娘在这天举行蟠桃宴,与人间同乐,咚咚咚呛,热闹咧
但在安徽等地,三月三则是小鬼节,有俗语曰三月三鬼下山。
太阳落山别出门,门口烧钱送孤鬼;
把三月三过得最热闹的是壮族,最初它是祭祖日,先祖只有在这日才能享用到祭品。
所以这日壮族准备染花米饭祭祖,按照传统祭
祀完后不能出村动针线,要对歌踏舞欢庆节日。
到现在三月三主要突出歌圩,全面发展歌能下酒,谣可当餐特点。
把壮族对歌、黎族的打柴舞办得热热闹闹,欢乐得很
原本排排坐的李世民一家大开眼界原来壮族歌曲对着唱
男女对唱,男男对唱,女女对唱,他们舞蹈与中原相比,听起来也别有一番滋味。
而且他们的服饰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