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勉强按下摔杯的冲动,原本他想痛击匈奴后,再集中力量治理水患,而现在
他扫过天幕揉了揉额角,后人提及水患种种朝廷不解决黄河瓠子决口,就会丧失民心甚至动摇大汉根基。
想到如今黄河一石水里六斗泥,刘彻就忍不住头痛,若有治理之法还好,没有那治理水患耗费巨大,朝廷又将对匈奴宣战,钱从何处来
后人,你别光讲述,说说治理之法啊
而地方政府修建的水利,除了百姓受益外,水利也代表着官员政绩。
自古以来水利与民生最为紧,地方上能修水利者,至少表明此官是能做实事干臣,此类官员大多凭修水利功绩,被历史长河铭记;
如战国时期魏国邺令西门豹引百姓挖漳水十二渠,消除水灾,使邺城农业从荒芜变成富饶。
又如金朝唐县县令刘弁率众开渠引水,浇灌罗庄、伏城一带农田数千亩。
到明万历年间时,县令杨一珪将此渠疏通修复,将水渠延长至七十里,让当地二十八村受益,灌溉农田不计其数。
提到魏国国君是谁我们或许不知,但西门豹的故事却是代代相传到如今,甚至选入小学语文课本
天幕上展出一本封面写着西门豹治邺的书籍,引得天下哗然,后人真的宣扬有把治水能臣啊
瞧瞧天上的小册子印得多好
而更多的绘师则好奇册子上的人物绘法,其图画色彩虽然死板,但也颇有一番新意,唔,值得细探几番。
唐
被天幕点名的刘弁惊讶地瞪大了眼,这真是万万没想到自己竟被后人提及,一时刘弁心头火热不已。
哪个读书人没做过名留青史的美梦
但他只是七品小官,怎么比得上立于朝中的大人物王侯将相
偏偏满朝文武中,只有他被后人提及,仅仅因为他干了本该做的事,就名传后世
而他传民的原因很简单只要做个好官为民造福,他就能在史书上划上一笔。
刘弁拭泪,心中激奋难耐他还能为民请愿,还能让百姓安居乐业
能给后人留美名,没人愿意留恶名于世
一时间不止刘弁心中发愿,其他官吏亦是雄心壮志,只有干得好,能得身前身后名,多好
如果他们淹没世间,没关系,后人会找出他们的存在,挖掘他们的平生
匠人丁缓都能找出,他们好歹在朝廷文书挂过名,更好找吧
这些都属于地方工程,更大的工程则需要国家支持,如关中救命渠郑国渠。
郑国渠起源于一场国事阴谋,战国末年韩国弱小,想要阻挡秦国鲸吞之势,思虑之下决定使用糖衣炮弹计
于是燕国朝大秦发射一枚名为郑国的水利人才;
叫一声秦国,你们敢收吗
秦王看一眼郑国画的饼大王呐,想要关中粮食丰收吗想要大秦百世之基吗
秦王坚定握拳朕敢
韩国开心转圈耶,疲秦计策成功,又可以躺几年了
秦国两眼放光修成了,那些粮食都是额滴
韩国秦啊,你人真好
大秦韩啊,你人真好
韩国a大秦拉手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秦
秦始皇望着韩国小人和大秦小人手拉手转圈圈的画面,嘴角一抽熟悉的记忆开始袭击他
罗马听说东方有个国家爱好和平,我们叫它大秦吧
大汉听说西边有个国家很厉害,我们把它叫大秦吧
你们叫什么名字
罗马a大汉大秦
秦始皇痛苦地撑起额头,想要赶跑脑海中罗马大汉大秦三小人蹦跶的画面,把自己思绪拉回正题。
他还是想不明白,国家间的对抗为何被后人说得如此轻佻
大秦是否要起水渠,朝堂上经过诸番商讨,并遣人实地细堪后才任郑国开渠,并不是随意决定。
他双眸微垂,当初郑国真实目的泄露后他气愤之极,认为郑国辜负他的信任,合该当杀
只是郑国说辞说服了他此乃秦万事之世也
思虑半晌后,他压下朝中议论,甚至暂缓大秦东进之路,只为万世之基
秦始皇握紧鹿卢剑又复松,神情满是复杂大秦的万世啊
事实上燕国对他国实行此策,他的疲国技术很有可能成功的。
只燕国上下没想到秦始皇有如此大的魄力,能暂罢一统天下之愿,让大秦上下撸起袖子埋头干,耗时十年时间引泾河水灌溉农田,使关中变为天下粮仓,大增秦朝国力。
燕国除了对大秦国力估算不足外,还对大秦工程预算能力认知不足。
如何把人力物力最大化、粮食分配及如何节约成本等等,在总工程师是敌军细探的情况下,秦朝能抗住重压能完成水渠工程,在当时堪称是个奇迹
要知道古时生产水平有限,举国修建大基建风险极大,严重时会成为拖垮国力成为王朝催命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