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5 章 龙凤猪的凤(2 / 3)

口“陛下,这是你写给臣的吧”

房玄龄不落人后,直接一锤定音“原来陛下是写给微臣,臣在此谢过陛下。”

“房玄龄你”长孙无忌怒视他,你好不要脸,竟行如此小人之事

对此房玄龄表示只要能定下归属,没脸便没脸吧。

此赋道出陛下对他的潺潺深情,君臣情谊始终友善,史书怎么就没定论呢

当流传千古的君臣佳话啊

面对两位爱臣的相逼,李世民表情瞬间空白,他也不知写给谁的啊

不过他眼珠一转,指着杜如晦祸移东水“你们看,克明在嘲笑你们。”

杜如晦笑容瞬间凝滞

天幕

语气忍笑加之唐太宗行二,于是便称为二凤。

至于凤崽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喜欢他的粉丝对他的昵称,另一种是因二凤实在太爱哭了

秦始皇皱眉爱哭帝王爱哭泣何来威严

刘彻叉腰不仅爱哭,他还爱撒娇,还给儿子撒娇

一个父亲,竟然对儿子撒娇父亲威严呢

赵匡胤吸气想象唐太宗哭的样子,嘶猛男落泪

朱元璋不解不是,你们后人怎么关注总是奇奇怪怪

能不能正常点

噗李治听到凤崽二字,一口茶水喷了出去,后人也真敢想

身旁的武后眼眸弯弯,从袖中抽出锦帕递给他,语气中尽是笑意“陛下,快擦擦。”

她前些日子得了一道秘传菜方,特邀陛下同尝,没想到菜肴备齐天幕就降临在眼前。

李治拭过嘴角,将锦帕叠好放到案上,勾起嘴角慢慢道“当年耶耶问朕,何为孝

朕问幼时奉双亲,成人奉君王,而后人却叫耶耶凤崽,难道他们想要耶耶孝敬他们”

武后震惊陛下,太宗皇帝知道你这样埋汰他吗

从旧唐书、册府元龟、唐太宗诗集等书册里的统计

唐太宗哭泣次数近七百次,哭的方式有抽泣、望哭、呜咽、泣下沾襟、流涕等等;

其中哭太穆皇后五次;哭杜如晦四次;哭魏征四次;感动、委屈、不舍等等,甚至看见史书惨事,也会感情外放,进行各种哭泣

天幕顿了顿继续道如杜如晦去世后,李世民缀朝三日,某日正在吃瓜时想起他,哇的大哭我的克明啊

高士廉去世前,正逢唐太宗大病初愈,特意嘱咐不要因我的死而惊扰圣驾,结果唐太宗仍要哭灵。

长孙无忌得知后跪地流泪劝谏阻,才让他返回东苑,结果仍在城上望南痛哭

秦始皇表示朕疑惑,朕不解难道后世皇帝都如此爱哭

刘彻唔,唐太宗哭的次数,比朕的轮台诏少一百字。

李世民脸部裂开你们后人就是这样爱朕的无事到统计朕哭泣次数

朕哭怎么了难道朕就不能哭了

朱元璋咱就想问问,谁数出来的次七百次闲不闲呐

原本笑得开心的杜如晦突然一愣骤然知道自己去世时什么感受

不知道,但他知道陛下吃瓜时,肯定想起当年他与陛下同分一瓜的场景。

“陛下”他刚抬头,就见陛下眼眶微微后,不由叹气“陛下该少哭多保重身体才是。”

臣岁数比陛下大十四载,当走在陛下前头,若陛下活不过微臣,微臣才该大哭。

李世民没用手遮住眼,避开了他的劝解,舅舅高士廉比克明年长,天幕却将舅舅放到克明后面,岂不说明克明会英年早逝

待天幕结束,定要宣医生为克明察视觉一番

甚至父亲要撤军返回太原,不听他的谏阻时,他直接站在帐外大哭,哭到入寝的李渊起身询问详情,他抓住机会全力分析利弊,成功让父亲收回军令,自己则追回撤退的军队。

南漳提醒您秦皇汉武看我校历史作业评选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

这就是哭谏追师的由来

天幕语气透出几分羡慕唐太宗哭并不是虚情假意,而是本性使然。

奥地利精神学家阿德勒曾言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而唐太宗就是前者,他出身贵胄童年幸福,自幼受到父母满满喜爱,才会养成自信张扬,快意鲜明的性格。

所以在史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鲜活、快意又虚怀若谷,能听谏言的帝王

世间竟然有这样的帝王吗

秦始皇面色怅然,他没有感受过何为童年爱意,如今回想小时,仍觉愤懑。

唐太宗其性如少年,快意潇洒,这样的君王,闻所未闻。

“咳咳”察觉到周围诸臣隐蔽的视线,李世民握拳轻咳“那阿德勒说词让人耳目一新啊。”

长孙无忌知陛下性子,笑着接过话,转移众臣的视线“似乎后世很喜欢格物”

从挖掘殷商遗迹到种子传播,现在还有精神学。

不知精神学又是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