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0 章 猪猪倒计时(修))(2 / 5)

皇帝,任何一丝风吹草动,都会触发他敏感的神经。

宁肯错杀一千,不可放错一人

皇宫有蛊气意示什么

有人想害朕

惊怒猜疑的汉武帝派道侯韩说、御史章赣、黄门苏文三人,与江充同行,共同监督行事,相互制衡,让他能随时掌控全局

李世民摇摇头“汉武帝晚年身边尽是奸邪小人,即便他没生病,也会被人蒙蔽做出悔事。”

为皇者,当用谏臣直谏警惕自身,避免行差踏错。

只是他视线落到魏征身上,又立即缩回,直谏还是很难受啊

杜如晦手按住书册,满脸肃穆道“毒蛊,虫物而病害人者,乃阴毒之道,我大唐该警惕之。”

蛊术法在大唐亦是禁忌,一旦有犯,判处流刑的三千里之外,就连知情人而不纠察者也判最高流刑。

以严法让民众畏惧巫蛊

房玄龄点头赞同,同时捊须对天幕进行点评“大汉不行巫蛊,奸邪之人扳不倒太子。”

也难怪汉武帝事后疯狂屠杀,可惜杀得再多,也挽回不了太子

韩说、章赣二人立场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苏文、江充立场非常鲜明,满心想拉太子下马搅弄风云。

况且汉武帝同意江行事时,就意味着汉武帝对太子失了信任。

在江充搜查皇宫前,皇后太子派去请觐陛下的家臣,全被拦在甘泉宫外,已经超过十日未见汉武帝

刘启脸色微白,他勉强止住气,尽力用平稳的声线道“给朕说说,为何要断绝内外”

小刘彻下意识地捂住屁股,鼻子一抽一抽的“孤不知孤还小。”

“唉”刘启深深地看了亲儿一眼,他能理解未来彻儿对死的恐惧,可是“生老病死乃人生规则,怎么能执着长生”

“彻谨记父皇教诲”

高祖时期也曾出现过此类情况。

刘邦病重想换太子,闭宫不见任何人。

众人不知陛下情况如何,欲进宫被阻,束手无策下,樊哙直接带着百官闯宫踹门。

闯入后发现刘邦能吃能喝,众人跪下泣问陛下既安,为何不愿见臣君难道忘了赵高前车之鉴吗

刘邦愕然,随即皱眉他不见百官

刚收回眼就正对上萧何a张良果然子肖父父父父

刘邦

“天幕曾言苏文是近待”萧何敛起情绪,正色道“近待心有异,武帝竟不知”

刘邦微微沉吟,给出答案“或许是苏文忠皇上,陷太子。”

天子对近待最为敏感,若苏文不忠彻儿,彻儿定有察觉。

但是他眼底浮起疑惑,谁那么大本事,竟能让近待针对太子

而现在呢

谁能当樊哙

卫青已死,有资格的丞相是对家的,还有谁能联系汉武帝

江充

哦,不好意思,他跟太子不是一伙的。

先是尧母门,再是母家一系被诛,又失去朝堂代言人,最后连父亲都封闭了沟通渠道不见他

如惊弓之鸟的太子该怎么办

天幕说了句嬉笑话,可是刘彻不觉得好笑,只觉身心似乎被铜汁灌满,心绪发沉,无法思考其中缘由。

过了半晌,他才僵硬着脸,目光萧瑟“以天子受困为由,拿下江充再向朕请罪”

听完他的话,卫青轻叹“陛下,别忘了丞相是谁”

既然李广利有心竞争大位,又怎会放过这样的好机会

刘彻僵住

怒气上涌发出响亮的猪叫“刘彻你是猪吗”

你到底怎么想的

而霍去病盯着李广利三字狠狠地磨牙一个杂号将军敢肖想据儿之位”

汉武帝认为太子仁义不类已,没想到太子在扶苏的前车之鉴下,变得刚烈果断,向远在甘泉的父亲展示什么叫武帝种

政和二年七月初九,太子命客诈称武帝使者,带兵将江充逮捕,杀死韩说,重创章赣,只有苏文逃脱。

他起兵行动极快,利用皇后给予的车马,带着弓箭手占据武库,战斗凶狠激烈地进攻丞相府、京兆尹。

吓得丞相刘屈氂,连官印绶带未取就仓皇逃出长安,派长史到甘泉宫报信。

至此,巫蛊之祸失控成军事行动。

汉武帝惊闻长安事变,是真的吗

他不信,派使者诏太子至甘泉宫,结果使者畏惧不敢入城,于半路返回,禀报太子已反

皇帝与太子之间,再无回旋余地

刘彻拧起眉,抬眼望向张汤“中大夫怎么看”

不对劲

多年的审案直觉让张汤脸色凝重“若陛下想要打压太子,无须动用巫蛊。”

陛下打压诸臣,从来都是正大光明,根本不会迂回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