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
什么
刘彻脸上笑意顿敛,神色难掩惊怒“后人在干什么”
他袖袍狠甩,一掌砸到案上,震得案上酒樽微颤“他们不是自称汉吗怎么没继承到半点汉家血气”
竟然把遏制外族的利器,全部泄了出去
卫青张汤等人神色愤然,就连最为现实的主父偃亦是难掩怒气。
汉家君臣听到后人自称汉族后,众人对他们心生亲切,汉族是他们遗志投影,也是承载着大汉壮志的希望。
丝绸如此受他国欢迎,也算他们这些前人留下的遗泽,作为后人敛财利器,结果他们听到了什么
丝绸要向外族购买
一向为汉自豪的汉家君臣,对此消息简直难以置信,随即而来的,是憋屈又愤怒。
蚕种被传出也就罢了,可缫丝技术比养蚕更为复杂难懂,怎么就被外族偷学了去
胸腔被怒气浸满的刘彻,手用力按上剑柄,语气森寒“后世明清两朝怎么回事”
特别是大明,你穷得都亡国了,怎么还让别国把工匠给带走了
气煞他也
明
朱元璋瞪大了眼,嘴里重复天幕的语言“意大利商人”
他老朱家的东西,竟然被蛮人给弄走了
再次被天幕提及的朱元璋,又惊又怒,同时心中羞愤难当,他大明被天幕提及好几次,却从未在后人嘴中落过好话。
想到他大明弊处种种,皆展现在各朝帝王跟前,他就臊得慌。
他大明在后人眼中到底是什么形象
深受打击的朱元璋,两脚重重地踏过青石砖,走到天幕跟前,莹白的光打在他发沉的脸上,目光森森“将各类技艺工匠从匠户中单独列出,编列成册,加强管制。”
又疾走了两步,强忍怒气,扯了下嘴角“太子,开放海关后,划分外族居住地,无令不能随意走动,否则违法处置。”
这样他不信还有商人能将工匠带走
面对陛下诏令,朱标眉头紧皱,忍不住进谏道“陛下,仅靠不缺户籍、贸易制度,是挡不住工匠背井离乡,当是朝廷运行弊端过多。”
先前天幕在讲述大汉时,曾言汉朝土地兼并是汉高祖埋下,那他大明工匠不惜背井离乡,是不是也是明初制度有误以致百年后弊端丛生
听完他的谏言,朱元璋斜眼冷哼道“朕难道不知百年后,人心渐变,朝廷弊端滋生”
汉、唐、宋等朝,哪代不是百年时弊端丛丛
既然知晓漏洞,他怎能不将其填补
不是每朝都有汉武帝,能强硬尽除弊端,好让继任者施恩行仁政。
他身为明太祖,他先把弊政源头给掐断,难道不是好法子
刘昭不知朱元璋做法,提及丝绸就觉得难受,几次深呼吸后,才提控制住情绪,继续道
将丝绸推向罗马贵族的是谁
西方千年难见的男人凯撒
在卡莱战役十年后,他穿着丝绸制作的礼物到剧场观看演出。
细腻光滑的绸缎,让罗马贵族为之疯狂,演出之后丝绸成为追捧的奢侈品。
为何那时罗马贵族,能挥舞大量钱财追逐丝绸
秦
是啊,听到罗马每年流失的黄金量,他们实在好奇罗马到底哪来的钱财竟能养活丝绸沿路上诸多国家
似乎在天幕口中,罗马遍地黄金,到处珠光宝气,人人满身奢侈,才能做到满城尽捧将丝绸,为其挥舞手中金币。
罗马的钱财来源何处,殿内有大臣结合首个天幕讲述,心中已有猜测,却不敢确认。
秦始皇想到先前说过的殖民地、战败奴隶眸色微微暗沉。
先前七国征战,战败不过是割地以求纳和,至于战俘若有选择,大秦皆选择斩首,而非生擒俘虏。
毕竟地主家也没余粮,战俘也要费粮喂养,否则长平之战,武安君为何要坑杀四十万人
但西方竟将战俘作为奴隶,使其耕种制工
难道他们不怕奴隶反抗
因为丝绸进入罗马时,正值是罗马共和国末期。
这时的罗马,已经打败马其顿征服希腊。
又通过三次布匿战争,打败商业强国迦太基,彻底霸占地中海,掌控海上贸易主咽喉,为其带来数不尽的财富。
并且西方发动战争,往往代表着数不尽的奴隶、土地及财富,还有高额的败国赔款。
如罗马末期,阿拉里克西哥特王国的缔造者率军攻陷罗马,提出罗马人给他1875公斤黄金、11250公斤白银、4000件丝绸长袍等赔偿款,他才会退出罗马,否则屠尽罗马城
天幕顿了顿又道所以在清朝打不过小日子时,赔款2亿两白银。
面对八国联军的攻势,清廷溃败,被迫签订45亿白银的赔偿条约,大清国库在乾隆巅峰时期,也不过七千万存银。
面对如此高额赔偿,大清一时也凑不出上亿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