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龙凤猪组合(2 / 2)

古时的小农经济,提倡自给自足,可在某些朝代,朝廷对外不对御敌保民,对内不能救济安民,只卡在那闷头收税,赋、贡、租、捐等税收名目都玩出花来,有甚至将税收到十几年后。

我就很不明白,这样的朝廷没给百姓带来一点好处,为何百姓还要缴税赡养你呢

后世疑惑如同一耳光扇在某些朝廷上,诸君大怒朕为天子,万民供养难道不应该

或许是恼羞成怒,众君心声竟化为弹幕出现在李晓安电脑前现在怎么收税

她心想:这是什么问题

哪位老师这么闲

她们评选时还要来出题

有时间改改作业,批批卷子不好吗

内心腹诽,还是简单回答了提问我国税收挺多呀总体来讲都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国家会根据市场社会进行改革,如为发展农村经济基础,农业税、牧业税及农业特产税都被取消,不再收取

历代听着天幕说的后世什么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资源税、行为税等等,正苦思到底这些税收种类到底是何意时,农业税取消五字传入耳道时,瞬间皆睁大了眼

不可能农业税取消国家靠什么运转

秦始皇指尖微微发麻,后世竟如此奢豪大气

连农税都取消国家何以运行

唐李世民深吸

口气,又徐徐吐出,叹道“耀耀圣君应是后世皇帝才是”

国家是何等富强繁华才会有底气取消农业税

他目露期冀,若能跟后世皇帝同游畅谈,请教治国之策,该有多爽快

宋朝后期君臣脸色很难看,近年朝廷细分税种,甚至将农税和商税分拨开来,以此减轻税负。可大宋受冗兵冗官所累,百姓仍要面对各类杂税,日累之下负担极重。

幸好宋朝君臣心中庆幸,天幕没落到上空,仅展于大庆殿中,若则此豪情壮言被百姓所听见,怕又是一番波澜。

明朱元璋听到后世接连取消农牧税钱,不禁目色恍然,若当年元不收农业税,或是苛捐杂税略少些,他爹娘兄弟就能活下去,他是不是会老老实实地种庄稼放牛

百姓,能活下去,又怎会反抗

始皇将计量长短、容积、轻重都统一,用此收税,这做法便叫度量衡;

而这一政令在西方,是平民期盼了近两千年后才落到他们身上。

西方的度量衡,在拿破仑时期才建立推行,度量标准化打破了贵族和商人的计量获利链,这一行为被西方历史记为度量革命

先前的疑问再次浮上众人心头西方如此愚昧,后世世界秩序为何是西方主导

想到后世皇帝连农业税都取消不收,各皇帝眉头渐渐拧了起西方到底有多强连后世强国要避其锋芒

可惜历代人共同的疑问没有传到天幕,天幕甚至还就度量衡举了个例

如果你在西方问路,到某地要走多久,他们会告诉你煮顿饭的时间就能到。

而你在东方问路,到某地要走多久,他们会告诉你往东走此去百里。

两种不同的回答,是中西民众计量思维最好的诠释

明朱棣皱眉盯住他亲记的后世税种,思索半晌不得其要领,从字面上略懂,可真正精义却实难了解。

索性搁下笔,抬头问胖儿子“太子,你来说说,这几种税制要如何操作”

太子朱高炽口腔发苦,大明朝人口税为黄册和土地鱼鳞册为主,再分夏税和秋粮及商税,仅观名目哪能一时半会,就能分得清后世税制

面对自家亲爹虎目圆瞪,他只能硬着头皮解释“流转税或许是商业税资源税顾名思义应是盐铁营生,至于财产税”

唉,朱棣也知自己此令为难他,摆摆手下令道“先按下,待天幕结束廷议”

后世既然敢取消农业税,那其他税种定有过人之处,他不相信聚满朝文武智慧,不能解后世税制

等解开税制后,他这个老祖宗须得借鉴借鉴,嗯想必后世子孙不会小气

事实上度量衡所代表的不仅仅是计量,而是它身后更深层次的计量问题

来了

众人精神一振,齐齐盯着天幕,全竖起小耳朵准备听课。

而秦始皇脸色凝重地俯身提笔蘸墨,在帛绢上亲手写下计量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