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6 章(2 / 3)

他扔了奏折,忙不迭从御座后面奔出来,一把抱起大孙子,“哎呦,朕的乖孙怎么来了”

朱雄英搂着他脖子,“雄英想皇爷爷了,特别特别想。”

他嘟起嘴,在他皇爷爷粗糙的,布满风霜刀剑的两边脸颊,分别落了个亲亲。

朱元璋那满脸的享受,比怀拥绝世美女还要兴奋。

他咧嘴笑得见牙不见眼,“皇爷爷也想你。”

“雄英想吃什么想玩什么皇爷爷通通满足你。”

他抱着朱雄英,回到御案之后,毫无迟疑地和好大孙分享龙椅,

朱标坐到自己的专属位置,劝道,“爹,你别太惯着他。”

难怪太子妃特意强调所谓的“隔代亲”,瞧瞧他爹那要给孙子揽月捉鳖的劲儿。

朱元璋终于舍得

瞪眼他揣在心窝窝里的好大儿。

随即又笑眯起眼,换了张面孔,对着好大孙道,“别理你爹,雄英在皇爷爷这儿,敞开了吃,敞开了玩。”

朱标默默闭嘴,一言难尽

老爹这话里话外,仿佛他和太子妃是天天虐待孩子的神经病。

朱雄英招了招手,随身伺候他的小太监从包里拿出来本书。

“皇爷爷,你读书给我听。”

他把书翻到书签所在的页面,塞进朱元璋手里。

朱元璋“”

热泪盈眶,激动的心,颤抖的手。

他的乖孙,不要吃,不要玩,要读书

冒青烟了,老朱家的坟头又又又冒青烟了。

木已妇幼医馆。

门口挂着“男子止步”的木牌,推门而入,中间是导诊台兼挂号台。

两个姑娘笑盈盈坐在台后,“两位挂哪一科的号”

晚月上前一步,“医疗部。”

常乐稍稍掀起帷幔一角,打量医馆布局。

虽则是她画的装修图,到底没有亲眼见过实物。

台后其中一位姑娘,胸前挂着名字“石斛”,科室“学生”的名牌。

她在张四方形纸条里写了个数字,纸条右边角落盖了个“医疗科”红章。

医疗科在一楼左侧,石斛掀起门帘,做了个请的动作,“两位,请跟我来。”

日光沿着窗户,洒落在悠长的通道,前边有三位夫人安静坐着排队。

石斛双手递来挂号牌,“两位稍坐,请等大夫叫号。”

晚月接过号牌,常乐想了想,问,“可否容许我们四处转转”

石斛“当然,两位请便。”

医馆一楼右侧是产育部,客人极少,还有大量房间空置。

这是当初预料过的结果。

达官贵人家的产妇多是请人上门,而普通百姓家的产妇,随便烧个热水也就生了。

卫生情况、母体恢复,根本没有人会在意。

医馆开业刚满一年而已,人之观念非一时能改变。

其实,医疗部常有人来,已经是超过她预期的意外之喜。

二楼是幼儿部,患者比医疗部和产育部的都要多,此起彼伏的啼哭声不绝于耳。

为人父母者,总是多为儿女考虑。

常乐绕了一圈,准备去后边的学堂看看,那是医馆的未来。

忽得,门口传来道粗犷的男音,“戴姑娘,戴姑娘。”

他推开拦在面前的保安,威胁道,“我爹是江夏侯周德兴,尔等竟敢拦本少爷的路”

两个守门的护卫面面相觑,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是好。

常乐回头,入眼是头肥硕如猪的胖子,他是周德兴的独子周骥

早年瞧着,还有些虎头虎脑的可爱,如今,他是有十个月的身孕了么

史书记载,周德兴同汤和一样,都是朱元璋自幼相识的老乡,明朝建立之后,圣宠颇多。

直到洪武二十五年,懿文太子朱标病逝,朱元璋最悲伤、愤怒之时,周家父子撞上了刀口。

一说是周骥在皇宫当侍卫期间与宫女私通,一说是周德兴自己私生活混乱。

总之,都是因为在懿文太子丧期也不知收敛腿间二两肉,而惹出来的祸。

医馆门口,挂号台后的石斛走出来,“周少爷,请留步,我们医馆只接待女患者。”

周骥打量着拦在跟前的姑娘,往前一步,道,“我又不是来看病的,我是来找戴姑娘。”

他胖得只留两条缝的眼睛,里面盛满了油,令人作呕。

石斛连着往后退了两步,鼓起勇气道,“我们这儿没有戴姑娘,只有戴大夫”

周骥皱起眉,没了耐心,“什么戴姑娘,戴大夫。”

他一把推开石斛,叫着,“戴杞,戴杞,快出来见本少爷。”

常乐隐在廊柱之后,“晚月,你去晋王府请晋王和晋王妃来给医馆解个围。”

自家老爹过来自然能压制他的气焰,可到底是长辈欺负了晚辈,没有必要自降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