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第二十二章 华夏历史五千年(3 / 7)

庄重而严肃地端着嗓子,继续说道,“可能一个口诀不能够清晰地展现出华夏五千年的历史发展,所以,我同样找来了更为直观的资料。接下来我会和大家一起观看,希望观看直播的无论是谁,大家都能认真对待、我们的历史。”

把早就组织好的措辞说出,心中默念这是排练好的、排练好的,别紧张,李晓诗点开了早就准备好的视频。

所有人的注目中,仙童所在的地方移动到了天幕下方一角,而剩余的部分、偌大的幕布,则是突然变成了黑色。

完完全全的黑。

把整个天空都要盖住一般。

正当百姓们都在为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而感到恐慌、高喊着“天罚”“这是天罚”时,一道巨大的声响猛然在天地间响起。

厚重而悠长的钟声遥遥飘来,宛如雷霆乍起,却似云端回味,在天边由远及近。

而后,纯黑的天幕从中间缓缓向两侧分开,像被什么给撕开了一样,露出了黑幕之下的、另一个世界。

高大巍峨的山川、滔滔不绝滚滚东去的江河,云卷云舒、日月变幻,壮阔而波澜的山河为衬,一行笔力虬劲、龙蛇凤舞似的大字缓缓浮现。

华夏历史五千年。

所有人都被这天神般的景象震撼,君臣端坐、目不转睛,文人怔然、无不惊愕,百姓混乱、高喊神明

华夏历史五千年。

能够理解这行字的人都在心中反复地念着,即便天幕山河壮阔,他们也完全无法把视线从这行字上挪开。

明明字形都不一样,阅读方式也不一样,可是他们发现自己就是能够看懂,并深深地为这行字下深埋的厚重感而感到战栗。

这是我们的史诗。

人间混乱,天幕之景却不因这份混乱而停滞,依旧按照既定的轨迹播放着。

钟声不歇,号角声起,昂扬激越的乐声中,有人影出现在了天幕上。

那人身裹兽皮,臂膀裸露,脖颈手腕都带着兽骨兽牙磨制成的饰品,散乱的头发披肩而落,正高举双臂,目视上天。恢弘的号角声中,镜头拉远,成百上千的人在他身后出现,他们跪地,他们呐喊,他们向苍天叩首。

涿鹿之战

大字跃起,背景再变。

兽皮加身的人们手中高举木棍,棍上或绑石块或系兽骨,成两军之势奔跑对峙,嘶吼交战。

小字紧随其后,叙述着这场原始战争的情况。

约公元前2500年,轩辕与蚩尤战于逐鹿。

天地变色,旷远空阔的大地一转变为云翻风诡的天空,日升月落,人影变迁。

公元前2697年,黄帝纪元元年

悠长绵远的钟声陡然停止,鼓声暴起,咚

许多正在仰着脖子看天幕的百姓都被这一声吓得顿时哆嗦起来,刚刚定下来的心神再度七上八下,险些直接跪倒。

而文人墨客天地君臣们注意更多的、则是在这一声之后出现的字体。

约公元前2070年

夏字比之前的“逐鹿之战”还要大,且夺目。

铁笔银钩,飞白墨溅。

而后边作为背景的,则是第一次出现了建筑。

他们心中犹疑,却又隐隐觉得猜测无误。

天幕这一次,是在用这样的方式、将历史的变迁一一展现。

仙童李晓诗所言的“资料”,正是记录着这份内容的惊世巨作。

仿佛为了印证他们心中所想一般,天幕上画卷一样的情景再次变化。

号角不歇,战马奔腾,金戈声声。和逐鹿之战的类原始战争不同,这场交战出现的武器要更为精良,声势也要更为浩大。

天幕正中,和逐鹿之战一样规模、一样字形的四个大字出现,带着同样的一行小字。

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桀,夏朝灭亡。

还未出现的败仗被用这种形式播放出来,夏王朝众人本该谁也提不起兴致,但他们却全无颓态,专注而认真地看着天幕。

天幕上叫做“字”的东西,可以学习;

天幕上那些人打仗用的武器,可以学习;

天幕上出现的所有东西,都可以学习。

下次不知道还会不会能够看到天幕,更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继续学习,所以、要抓紧时间,抓紧一切时间,去理解、去体会,去尽可能地记住、去学习去模仿,这上天恩赐、能从后世流露出的东西。

巨大的商字过后,再出现的是和牧野之战鸣条之战一样的字体排版。

牧野之战

武王克商,商朝灭亡。

然而画面再变,却不是什么王朝什么战役,是两行占据着屏幕正中的小字。

以兽骨龟甲做背景,小字虽小,对于观看天幕的人来说,依旧很大。

甲骨文。是华夏已发现的最早、体系最完整的文字。

华夏最早文字可查的历史,自此而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