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上学 “我沾沾她的聪明。”(4 / 5)

年轻人有信心是好事,其实现在养殖规模还是小,几千只鸡省城的几个厂子分一分就没有了,更何况他们车间也要继续制作熏鸡。

不过苏长河从小舅子的事里吸取教训,培养年轻人,不能一直带着走,还是得放他们自己出去闯。

养殖场的工作都安排完了,卫阳指了指自己,“我呢”他还等着安排他,怎么长河哥就收拾本子说散会了

“你你跟着我,有你的事呢。”

回去之后,苏长河抱了几本书塞给他,卫阳一看,最上面一本赫然是四个大字财务会计。

“这是啥”

“教人记账的。”

去年苏长河就和闺女讨论过,现在人才紧缺,养殖场这样的小单位,想招个财务专业人士基本没可能,但是也不能总是啥事都他来管。

苏长河在心里一琢磨,得,招不到人才,我自己培养总行了吧

之前去城里的时候,他特意搜罗了相关书籍,苏长河拍拍卫阳的肩膀,“咱们养殖场以后就靠你啦”

卫阳无语,“我可是没上过学的人。”

“月月不是给你补课了吗或者你想去学校跟着小屁孩们一起上学”

卫阳服了,我看还不行吗

苏长河也没那么不负责任,他自己也看,他自己的财务知识也很浅薄,以前麾下有大将,现在白手起家,啥都得懂。

苏月惊讶地看着家里三个认真学习的人,她爸和小卫叔学财务,她妈复习高中课本,一个都没闲着,家里的学习气氛都赶上学校了。

“要是评选热爱学习的家庭,咱家肯定得第一不过,爸,光你和小卫叔学不够吧养殖场那么多年轻员工,正值学习进步的大好年纪,他们也该学习学习吧”

卫阳无奈道“月月,你这是跟你们陈校长学的吧咋就爱劝人学习呢”

苏长河道“她就是自己天天看书烦了,想拉别人下水”

“谁说的,我这是一片好心,养殖场以后要发展,不得靠小伟哥他们,不学习咋跟得上时代的进步。”

“那也要有时间啊,现在养殖场太忙了,以后人多,倒真可以搞个学习课堂”

苏长河认真地想了想,这事还真挺有必要,他以后跟媳妇闺女进城了,养殖场还得靠大队自己的年轻人,是该让他们继续学习。

“对了,你那个发电机改进的咋样了”

“已经快成功了”说起这个,苏月就来了精神,“咱们大队不是有河吗我已经用水流产生的力做过实验,也能让灯泡发光,爹你啥时候去城里给我带一个蓄电池呗。”

“早知道我就不问了,一问又给我揽个事。”苏长河没好气道,不过说起电,又引发了他的一些联想。

苏长河放下书,坐到闺女身边,问道“你说咱们车间能不能生产一些速食品比方说什么鸡腿鸡翅鸡爪子。”

这可都是畅销零食,受到无数小孩年轻人喜欢,而且目前车间里只有熏鸡和咸鸡,产品的种类也太单一了,要是能增加像鸡腿鸡翅之类的产品,回头送到火车上去,那也不愁卖。

苏月打破了他爸美好的期望,“不太可能,咱没有塑料包装袋呀,还得是食品级的”

“真的没有吗塑料包装袋现在”还没有出现苏长河回想了一下在省城和沪市的见闻,“还真没有啊”

“国内都不一定有这种包装袋。”

目前世界上最好的最适合用于食品包装的一种材料vdc,还属于国不外传的黑科技,一直到八十年代后期,华国才引进了这种新材料。

所以,不管是速食品,还是鸡肉肠之类的,目前想生产都没法生产。

苏长河颇为郁闷,这叫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爸,不能做速食品,可以做罐头呀,这一项工艺咱们早就有了。”

鸡肉罐头不像猪肉、牛肉罐头那么常见,但是苏长河还真吃过,还是小时候,他爸南下做生意带回来的,他记得有一种好像是盐水煮鸡肉,还有一种是红烧鸡翅根,记忆里两种罐头味道都不错。

苏长河摩挲着下巴,眼珠子转了转,“乖女啊”

苏月“蹭”地跳下板凳,一溜烟跑开,“爸,这个我真不会啊”

行吧,苏长河不为难自家闺女,他记得沪市就有一家名扬四海的罐头厂。

苏长河动了心思,认真思考了增加罐头产品的可行性,安排好养殖场的事情,一个人收拾包袱就走了。

被迫接管养殖场事物的卫阳“”为啥又把活丢给我

早晨起来发现她爸出远门的苏月“爸年轻了是不是精力都充沛了,行动力真是杠杠的”

苏长河这次出门是自穿来之后,离开家时间最久的一次,久到苏月都忍不住打电话到沪市,问她姑姑,“爸的事还没完啊”

苏长丽道“没呢,你爸真是能折腾,还说要进罐头厂看看。”

一直过了十多天,苏长河才终于回来,家里人想他,他也想家里人,那叫一个归心似箭,下了车就